[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7909.1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6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宇;刘航;随从标;刘嘉诚;谭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倒车 转换 分离 | ||
1.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包括上舵叶、下舵叶,上舵叶通过上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调节机构,上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上连接杆连接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上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通过下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下连接杆连接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转换电机,正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贴合成正车舵并位于螺旋桨后方,倒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相对齐,并位于螺旋桨前方;
所述上舵叶调节机构包括上舵叶调节机构密封外壳,上舵叶调节机构密封外壳里设置正车从动锥齿轮、倒车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从动圆柱型齿条、上舵叶控制电机,主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同轴布置于上舵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正车从动锥齿轮、倒车从动锥齿轮分别位于从动圆柱型齿条的两端,倒车从动锥齿轮连接上舵叶伸缩旋转杆,主动直齿轮与从动圆柱型齿条相啮合,主动锥齿轮在正车情况下与正车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主动锥齿轮在倒车情况下与倒车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下舵叶调节机构与上舵叶调节机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上舵叶转换旋转杆和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位于螺旋桨的两侧,当上舵叶转换旋转杆和下舵叶转换旋转杆做旋转运动时,上舵叶调节机构做以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为中轴线的回转运动,下舵叶调节机构做以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为中轴线的回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主动锥齿轮的内径比主动直齿轮的外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当倒航时,上舵叶控制电机向右平移,从而使主动锥齿轮与正车从动锥齿轮分离,继续向右平移直到主动直齿轮与从动圆柱型齿条相啮合,上舵叶控制电机带动主动直齿轮转动,上舵叶伸缩旋转杆上移,即带动上舵叶上移,当从动圆柱型齿条上移到上止点时,上舵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上舵叶控制电机向左平移,从而使主动直齿轮与从动圆柱型齿条分离,继续向左平移直到主动锥齿轮与正车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下舵叶的下移与上舵叶相同,完成上舵叶、下舵叶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上舵叶、下舵叶完成分离后,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转换电机工作,带动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转动,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转换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分别通过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带动上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及上舵叶、下舵叶向螺旋桨外侧转动,直至上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移动到螺旋桨传动轴线的上方和下方,上舵叶和下舵叶旋转调节,使得上舵叶和下舵叶相对齐,完成从正车舵至倒车舵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79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