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红曲细胞固定化技术制备亳菊酵素原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9677.3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化伟;李峰;董婷婷;胡宝怡;曾昕;信丙越;颛孙皖皖;乔洁;吴约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29/00;C12N11/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红曲 细胞 固定 技术 制备 酵素 原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曲细胞固定化技术制备亳菊酵素原液的方法,通过亳菊汁的制备、PDA斜面培养基的制备、红曲菌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红曲菌的接种培养及其固定化操作、发酵等步骤最终得到亳菊酵素原液。本方法得到的亳菊酵素具有更高含量的洛伐他汀及抗氧化活性,提高了亳菊酵素的附加值,操作简单,能节约做种子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红曲细胞固定化技术制备
背景技术
红曲菌(Monascus)是丝状真菌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Eumyocphyta),子囊菌亚门(Ascomyeota),不整囊菌纲(Pleetomyeetes),散囊菌目(Eurotiales),红曲科(Monaseaeeae),红曲属(Monascu,van Tiegham)。红曲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生产与在食品中应用的历史。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红曲霉的次级代谢物产生了兴趣。洛伐他汀是其中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它能够减少生物体内胆固醇的生成,通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另外红曲色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固定化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酶成为不溶性衍生物或使细胞成为不易从载体上流失的形式,制成生物反应器用以催化生化反应、细胞数量的增殖等。相对于自由发酵,固定化发酵具有可获得更高的细胞浓度,反应液与菌体更易分离等优点。
亳菊是《中国药典》冠以“亳”字的道地药材,与滁菊、贡菊、杭菊一道并称为“四大名菊”。亳菊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能,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的治疗中。其富含抗氧化成分多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如花色素、绿原酸、菊苷、菊花萜二醇等,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其是制作发酵功能食品酵素理想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红曲细胞固定化技术制备
本发明利用红曲细胞固定化技术制备
步骤1:亳菊汁的制备
选取含酚量3.0~4.0%的亳菊作为原料,将亳菊洗净,然后在臭氧水中进行过流式浸没杀菌5~15分钟,沥干后去皮、打汁,备用;
步骤2:红曲菌种子液的制备
将红曲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编号bio-84570)通过斜面划线的方法培养在PDA斜面培养基中,30~37℃培养3~5天;再将斜面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培养72~96h,获得红曲菌种子液,待用。
步骤3:红曲菌与载体的固定化吸附处理
3a、膨化裂解处理:取50~70份载体水洗烘干后,粉碎并过筛,然后在70~90℃条件下加热处理15~25min,随后在100℃下以NaHCO3溶液膨化处理20~30min,即得到处理后的载体。在此过程中载体得到加热软化和膨化处理,其表面变得更加疏松,比表面积增加。
3b、运用静电磁化法将40~60份载体和50~70份红曲霉菌种充210~230V的静电进行磁化,载体经过在正极被磁化后将会带有正电阳离子,红曲菌菌种在经过转速为12000~15000r/min的高速离心处理后被分离,对红曲菌菌体进行负极磁化后将会带有负电离子,处理后使两相邻载体间带有不同种的电荷,红曲菌菌种对载体的固定吸附作用增强。
步骤4:亳菊酵素的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师范大学,未经淮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9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潮散热功能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