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及沉管安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1405.7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子龙;康旭鹏;杨旭东;刘艳萍;赵韶晖;周凌宁;周轶;付鹤林;向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E02D17/06;E02D3/00;E02D15/06;E02B3/12;E02D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乾 |
地址: | 41000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海 内河 交汇 沉管基槽 处理 工艺 安装 | ||
1.一种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疏浚施工,清挖基槽(1),并标出不良段,疏浚土通过泥驳抛卸;基槽(1)开挖分粗挖和精挖两个阶段,先进行基槽(1)表层土开挖,再进行深水开挖成槽及清淤、整平作业;
S2,基槽(1)检测;
S3,不良段碎石换填,针对不良段对基槽(1)区域进行碎石换填,用碎石整平船施工,使用驳船将碎石运输到整平船,通过整平船将碎石铺放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基槽(1)槽深超挖,再换填砂基础层,砂基础层的厚度等于超挖深度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抓斗挖泥船在护岸前沿施工时,靠岸一侧的横缆收紧,船抓斗挖泥船的长度方向与基槽(1)长度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基槽(1)的边坡成型采用逐级放坡,边坡采取“一刀切”方法,然后让其坍成自然坡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和S2之间还设有S11,水下基岩爆破,对水下影响基槽(1)施工的基岩爆破,利用抓斗挖泥船配合抓挖爆破石渣至泥驳,通过泥驳抛卸S11中,采用炸礁船(5)配潜孔冲击钻机水下钻孔控制爆破开挖,其中水下钻孔的分布采取梅花形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1中,在水深5.0m的水域进行水下钻孔爆破,最大齐爆药量为250 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不良段的基槽(1)槽底下挖形成下挖槽(8)的操作时,将下挖槽(8)沿基槽(1)长度方向呈台阶槽,整体的下挖槽(8)为沿基槽(1)长度方向从两端到中间呈逐级下降的状态,下挖槽(8)沿基槽(1)长度方向的区域延伸至不良段两端的非不良段的基槽(1)槽底区段。
8.一种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还包括设置在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基槽处理工艺之后的如下步骤:
S4,沉管安装,将沉管的管段对应装入基槽(1);
S5,基床处理,包括管段锁定回填、管段砂垫层施工,其中锁定回填在管段沉放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管段砂垫层施工在锁定回填后及时进行,管段砂垫层施工包括灌砂及灌浆封孔;
S6,回填施工,管段两侧采用砂石回填,回填后应及时进行管段的覆盖回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S4中,管段沉放前,清除沉放区域槽底的淤泥,且不得破坏槽底原状土,并注意不得伤及已沉放好的管段,清淤结束后,槽底以上10m范围内的水体平均比重不大于10.1KN/m3;管段沉放后,保证管段底面和基槽(1)底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0c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海内河交汇区的沉管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管顶覆盖选用块石或片石以形成管顶硬质覆盖层,回填采用平面上分段、立面上分层的施工方法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14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近海内河交汇区沉管隧道施工工艺
- 下一篇:机床进给系统和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