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脱氮除磷防堵人工湿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5649.2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德;何建军;戴曹培;张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9/14;C02F101/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王晓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磷防堵 人工 湿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防堵人工湿地系统,涉及人工湿地构建技术领域,包括曝气复氧室、强化去碳室、强化脱氮室、强化除磷室、污泥沉淀池等。进水渠功能主要为均匀布水并收集净化后的水;曝气复氧室为水质净化的主体单元,由曝气装置、复合填料及植物为主,当受到污染的水体流过该单元模块时,借助复合填料、土壤过滤,水生植物及高效微生物活动等,便能使水质得到净化;复合填料可根据进水水质及需要达到的水质目标,选用不同的集配填料,如此一来设计得到的强化去碳室、强化脱氮室、强化除磷室、污泥沉淀池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氮、磷、重金属以及杂质污泥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脱氮除磷防堵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由于溶解氧不足,脱氮效果难以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因此,当前的挑战是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地平衡人工系统系统内的氧气需求和输入以及如何设计一种既能保证处理效率又能使系统在布局,施工和维护方面保持简单,经济的资金投入和效率的系统。且由于对污水中悬浮物的截留以及基质表面生物膜累积和脱落,实际运行中,容易造成人工湿地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防堵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曝气复氧室、强化去碳室、强化脱氮室以及强化除磷室,在曝气复氧室前侧设有进水渠,在强化去碳室与强化脱氮室之间设有观测室,在强化除磷室后侧设有排水渠;进水渠与曝气复氧室之间通过设有的第一溢流管连通,在曝气复氧室下布置有干管和支管,干管外端连接有曝气装置;在曝气复氧室中填充有第一复合填料,第一复合填料包括大粒径碎石、砾石、火山岩、悬浮陶粒中的至少两种,悬浮陶粒含固定化微生物;强化去碳室位于曝气复氧室后侧,并通过设有的第二溢流管相连通,在强化去碳室中填充有第二复合填料,第二复合填料包括砾石、碎石、石灰石;强化脱氮室位于观测室后侧,观测室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溢流管和第一预留水管,第三溢流管连通强化去碳室与观测室,第一预留水管设于底部,连通观测室与强化脱氮室;在强化脱氮室中填充有第三复合填料,第三复合填料包括砾石、生物炭、碎石;强化除磷室位于强化脱氮室后侧,强化除磷室与强化脱氮室通过设有的第四溢流管连通,并在强化脱磷室内填充有第四复合填料,第四复合填料包括砾石、沸石、粉煤灰、碎石,强化除磷室与排水渠通过底部设有的第二预留水管连通;
上述曝气复氧室、强化去碳室、强化脱氮室、强化除磷室的底部为斜坡结构,在曝气复氧室、强化去碳室、强化脱氮室、强化除磷室的底部均预埋设置有多根排泥管,排泥管敷设在斜坡上,在排泥管沿管长方向并排开设有多个孔,并在孔口处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第一不锈钢丝网,第一不锈钢丝网的网孔大小小于对应腔室中复合填料的最小粒径;在斜坡结构较低侧均开设有排泥槽,排泥管的低端连接到排泥槽处,排泥槽的长边底部坡度设置在2%~3%,在排泥槽上方覆盖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第二不锈钢丝网,第二不锈钢丝网的网孔大小小于对应腔室中复合填料的最小粒径;在与排泥槽对应的湿地侧墙中均预留有排泥支管,在各排泥支管的外端共同连接有一根排泥主管。
进一步地,在上述进水渠一侧开设有进水口,在排泥主管输出端设有污泥沉淀池,污泥沉淀池顶部设有盖板,污泥沉淀池侧部设有上清液出水口,上清液出水口与进水口连通,在污泥沉淀池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聚泥槽,聚泥槽两边的污泥沉淀池底部为具有一定坡度的斜面,靠近聚泥槽一侧的为低侧,在聚泥槽中设有泥浆泵,泥浆泵连接有动力输泥管,动力输泥管的输出端延伸至污泥沉淀池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打印设备
- 下一篇:一种直长焊缝X射线DR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