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7097.9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董桂馥;王通;薛照国;李昊霖;霍俊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B22F3/15;B22F3/24;B22F5/00;C22C19/03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记忆 合金 紧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及其制备方法。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为圆环状,内部两端口处有凸台。紧固件采用超弹性NiMnInCo磁性记忆合金制备,利用磁性记忆合金高强度、高塑性、高硬度的优势,能与连接物体紧密接触,有效避免泄露,并且紧固件安装方便,工作时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长期保持其特性,同时紧固件内壁两侧的凸台增强紧固能力,提升了稳定性,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管道运输已成为中国继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之后的第五大运输行业,是国际货物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但由于管道的服役环境愈加苛刻,要求耐高寒和耐腐蚀等,因此不仅要求焊缝具有较高法人强度,而且应有良好的韧性和抗断裂耐腐蚀的特性,管道连接已经成为在施工和生产生活之中非常重要的工程,原有的通过焊接的方法不能很好的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也不能在连接的过程中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和节能性,而且容易引发危险事故并对维修工人身体造成损害。所以传统焊接工艺面临挑战,随之而来的是紧固件的市场。
其次,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兼具响应频率高和输出应变大的优点,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在许多合金中发现了磁驱动形状记忆效应,主要包括:Ni-Mn-Ga,Ni-Fe-Ga,Fe-Pd,Fe-Pt,Ni-Mn-Al,Co-Ni-Ga,Co-Ni-Al以及Ni-Mn-X(X=In,Sn,Sb)合金等。其中Ni-Mn-Ga合金是发现最早、也是应用潜力最大的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但其磁诱发应变来源于外磁场驱动马氏体孪晶变体重排,最大磁感生应变可达10%,但输出应力受磁晶各向异性能所限,仅有几个MPa;另一类就是近十年新发现的以Ni-Mn-X(X=In,Sn,Sb)合金为代表,其磁感生应变源于外磁场作用下的磁致马氏体逆相变,其机理在于把合金在马氏体状态下变形,置于比马氏体逆相变开始温度(As)略低的环境温度中,对合金施加磁场使得As温度下降,当As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时,此时无需改变环境温度即可发生马氏体逆相变,形变得以恢复。Ni45Co5Mn36.7In13.3单晶通过磁致马氏体逆相变获得了3%的磁控形状记忆效应,理论输出应力可达108MPa。但遗憾的是,目前NiCoMnIn合金获得的磁控形状记忆效应是单程的、脆性大,无法满足多次往复动作机构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实际应用。因此开发具有大磁控双程形状记忆效应、良好超弹性的NiCoMnIn合金,以实现快响应、大输出应变、高输出应力、高超弹性,满足多次往复运动智能结构对高性能驱动材料的要求。因而,我们首先必须获得超高弹性的NiCoMnIn合金,才能通过一定的处理后得到大磁控双程形状记忆效应的NiCoMnIn合金,这些必将成为记忆合金应用和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紧固件安装条件苛刻、安全隐患多、连接部位易泄露等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磁性记忆合金在磁场作用下可以发生磁致形状记忆效应,从而紧固件的直径尺寸会发生增加和减少的变化(在磁场作用下紧固件的直径尺寸增加,而撤去磁场后紧固件的直径尺寸减少,从而实现对管道的连接),即可实现安装方便(只需一块磁铁)、无安全隐患、不宜泄露等有点,同时磁性记忆合金还具有高强度、高塑性、高硬度的优势,也可以解决紧固件连接强度不一致、结构不稳定、连接部位易磨损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该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形状为圆环状,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内壁两端口处有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外径与被紧固管道外径相同,所述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厚度为50~100mm。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内壁两端口处的凸台高度为10~20mm。
再进一步的,所述磁性记忆合金紧固件是由超弹性NiMnInCo磁性记忆合金制备的,具体制备方法是采用液态模锻技术制备,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如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7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