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通讯腔体真空压铸成形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2318.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俞巍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佳浩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柳强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通讯 真空 压铸 成形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真空压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通讯腔体真空压铸成形方法及设备;压铸腔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支撑架的上方,压铸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孔和排气孔,压铸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卸料板设置于压铸腔体的下方,进料管与进料孔连通,并设置于压铸腔体的上方,密封阀与进料管活动连接,并位于进料孔的上方,密封管与排气孔连通,并设置于压铸腔体的上方,铝合金熔融物进入压铸腔体后,内部的空气被送至密封管内,利用密封管捕获压铸腔体内的空气,从而减少气孔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通讯腔体真空压铸成形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真空压铸法是通过在压铸过程中抽除压铸模具型腔内的气体而消除或显著减少压铸件内的气孔和溶解气体,从而提高压铸件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先进压铸工艺。
现有的铝合金真空压铸,在送入铝合金熔融物后,压铸腔体内会残留少许空气,产生气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通讯腔体真空压铸成形方法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铝合金真空压铸,在送入铝合金熔融物后,压铸腔体内会残留少许空气,产生气孔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通讯腔体真空压铸成形设备,所述铝合金通讯腔体真空压铸成形设备包括支撑架、压铸腔体、卸料板、进料管、密封阀和密封管,所述压铸腔体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压铸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孔和排气孔,所述压铸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卸料板设置于所述压铸腔体的下方,所述进料管与所述进料孔连通,并设置于所述压铸腔体的上方,所述密封阀与所述进料管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料孔的上方,所述密封管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并设置于所述压铸腔体的上方。
铝合金熔融物进入所述压铸腔体后,内部的空气被送至所述密封管内,利用所述密封管捕获所述压铸腔体内的空气,从而减少气孔的产生。
其中,所述密封管包括管体和滑动活塞,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并设置于所述压铸腔体的上方,所述滑动活塞与所述管体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管体的内部。
铝合金熔融物进入所述压铸腔体后,内部的空气被送至所述管体内,所述滑动活塞的上端被顶起,带动所述滑动活塞的下端上升,直至滑动活塞的底部将所述排气孔密封。
其中,所述滑动活塞包括活动片、连接杆和锥形板,所述活动片与所述管体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片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板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底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锥形板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片和所述锥形板之间形成储气腔,初始状态下储气腔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当铝合金熔融物进入所述压铸腔体后,内部的空气进入储气腔,储气腔内气压有变大的趋势,从而顶起所述活动片,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锥形板上升,直至所述锥形板的底部堵住所述排气孔。
其中,所述卸料板包括板体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压铸腔体的下方,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一气缸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上方。
通过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板体运动,从而控制所述卸料口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所述铝合金通讯腔体真空压铸成形设备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密封阀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
通过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密封阀运动,从而控制所述进料孔的打开和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铝合金通讯腔体真空压铸成形设备的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铝合金熔融物倒入所述进料管,利用所述排气管捕获所述压铸腔体内的空气;
铝合金熔融物完全倒入后,关闭所述密封阀,所述卸料板向上施加力,开始压铸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佳浩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佳浩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