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2588.2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张鑫;顾杨;马艳;周新宇;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沉积 雨水 | ||
1.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篦(1)、预制井(2)、初筛篮(3)、导流篮(4)、浮动门(5)、截污篮(6)和截污框(7);所述初筛篮(3)设置于雨水篦(1)中部下方,所述导流篮(4)设置于所述初筛篮(3)底端,所述截污篮(6)设置于所述导流篮(4)底端,所述初筛篮(3)、导流篮(4)和截污篮(6)外侧设置有截污框(7),截污框(7)顶端与雨水篦(1)连接;
所述截污框(7)内部对应截污篮(6)位置处对称水平设置有分层板(8),分层板(8)将所述截污框(7)分成上层截污框(701)和下层截污框(702),所述初筛篮(3)、导流篮(4)以及截污篮(6)均设于所述上层截污框(701)内;
所述浮动门(5)设置于所述截污篮(6)内部中心,所述浮动门(5)分为上门体(501)、连接杆(502)和下门体(503),所述上门体(501)位于所述导流篮(4)内部且与所述导流篮(4)底部平行,所述下门体(503)位于所述下层截污框(702)内且与所述截污篮(6)底面平行,所述连接杆(502)通过所述导流篮(4)和所述截污篮(6)中心的固定孔分别连接所述上门体(501)和所述下门体(503);所述预制井(2)设置于截污框(7)外侧;所述上层截污框(701)表面开设有上部溢流口(703)和下部溢流口(704),所述下部溢流口(704)的下边缘与所述截污篮(6)顶部齐平;所述上部溢流口(703)的下边缘高度高于所述导流篮(4)顶部高度;所述下门体(503)的上边缘至所述截污篮(6)中心腔体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导流篮(4)的深度;所述导流篮(4)顶部外边缘的直径大于初筛篮(3)最外侧的直径,导流篮(4)顶部外边缘的直径大于导流篮(4)底部外边缘的直径,导流篮(4)顶部外边缘的直径小于上层截污框(701)内壁的直径,初筛篮(3)腔体外侧直径小于导流篮(4)顶部外边缘的直径;所述初筛篮(3)侧壁表面开设有出水口A(301),导流篮(4)侧壁表面开设有出水口B(401),所述下层截污框(702)两侧开设有出水口C(705),所述预制井(2)底端对称开设有出水口D(201),所述截污篮(6)外壁表面开设有网孔;所述导流篮(4)底部开设有出水孔A(402),截污篮(6)中心腔底部开设有出水孔B(601);所述出水口A(301)、出水口B(401)和网孔直径依次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截污框(701)中的上部溢流口(703)的下边缘高度高于所述导流篮(4)上边缘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02)至少为2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体(501)底边缘外侧和下门体(503)顶边缘外侧均设置有止水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5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的可控制百叶窗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制浆系统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