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2588.2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张鑫;顾杨;马艳;周新宇;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沉积 雨水 | ||
本发明属于市政道路雨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包括雨水篦、预制井、初筛篮、导流篮、浮动门、截污篮以及截污框,所述初筛篮设于雨水篦下方,所述导流篮设于所述初筛篮下方,所述截污篮设于所述导流篮下方,所述截污框设于雨水篦下方,分层板将所述截污框分成上层截污框和下层截污框,所述初筛篮、导流篮以及截污篮均设于所述上层截污框内,所述浮动门设于所述截污篮中心可上下移动。本发明适用于雨水口的改造和新建。采用本发明可削减进入雨水干管中的污染物含量,同时减少中、小雨量下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在雨水口和雨水口至雨水干管的连通管内的沉积,保障大雨量下的雨水口过流能力,缓解堵塞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雨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
背景技术
雨水径流和道路冲洗水依次通过雨水篦、雨水口井身及连接管进入雨水收集干管。在中、小降雨量或道路冲洗条件下,雨水径流和道路冲洗水进入雨水口内的流速相对较慢,且水量相对较低时,污染物和颗粒物浓度相对较高,因此造成了此时颗粒物易于在雨水口井身和连接管中沉积。当雨水口井身和连接管内的污染物淤积到一定程度时,将极大的降低雨天雨水口的过流能力,造成城市道路的大量积水。
目前常用的雨水篦无法截留污染物和颗粒物,为此一些专利(CN101538892、CN102864835A、CN106703165A、CN110359541A)申请了带有污染物或颗粒物拦截功能的雨水口截污装置,这些装置的共同特征就是可以对进入雨水口的污染物或颗粒物进行拦截,再通过日常的人力维护或更换滤芯清除雨水口截污装置内的垃圾,从而减少颗粒物或污染物进入管道系统中。由于我国道路下垫面径流污染较为突出,且雨水口分布十分广泛,以上方法增加了人力维护清扫雨水口截污装置的难度,提高了运行维护成本,降低了此类装置使用的实际效益。为此,公开号为CN106978846A的中国专利申请了一种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功能的全收集防堵塞截污挂篮,其通过设置虹吸管和清水槽可在滤网堵塞水位上升时,对滤网进行反冲洗,使堵塞得到缓解,但如果雨水口中的水位上升过快,并淹没整个截污装置,虹吸管将不能发挥有效输送截留下的颗粒物的作用,所以此方法仅在较低雨量下可以长期的正常运行,一旦遭受稍大的雨量冲击,必然需要人力维护。
排水管道是污染物重要的收集途径,因此在保障管道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有序的将污染物输入管道中,不仅可以减少路面工人对雨水口中沉积污染物的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因回收截污装置内的污染物而带来的二次处理处置困难的问题。
因此,寻求构建一种在较低降雨量或旱天洒水车路面冲洗下截污、防沉积能力强,较高降雨量下过流和自清理能力强的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包括雨水篦、预制井、初筛篮、导流篮、浮动门、截污篮和截污框;所述初筛篮设置于雨水篦中部下方,所述导流篮设置于所述初筛篮底端,所述截污篮设置于所述导流篮底端,所述初筛篮、导流篮和截污篮外侧设置有截污框,截污框顶端与雨水篦连接;
所述截污框内部对应截污篮位置处对称水平设置有分层板,分层板将所述截污框分成上层截污框和下层截污框,所述初筛篮、导流篮以及截污篮均设于所述上层截污框内;
所述浮动门设置于所述截污篮内部中心,所述浮动门分为上门体、连接杆和下门体,所述上门体位于所述导流篮内部且与所述导流篮底部平行,所述下门体位于所述下层截污框内且与所述截污篮底面平行,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导流篮和所述截污篮中心的固定孔分别连接所述上门体和所述下门体;所述预制井设置于截污框外侧。
优选的,所述上层截污框表面开设有上部溢流口和下部溢流口,所述下部溢流口的下边缘与所述截污篮顶部齐平;所述上部溢流口的下边缘高度高于所述导流篮顶部高度;所述下门体的上边缘至所述截污篮中心腔体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导流篮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的可控制百叶窗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制浆系统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