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3659.0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5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平;曾亚军;廖标泰;兰俊翔;陈㛃;郭宇辉;王志威;王怡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星图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5 | 分类号: | B60R21/015;B60Q9/00;G01S13/04;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灿林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员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整车车身通信总线报文信息,并解析信息获取车辆动作状态;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对车内数据进行采集;对应不同的车辆动作状态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采集的车内数据进行置信度的计算;对置信度进行分级,并确定各等级阀值;对应阀值确定不同车辆动作状态时的检测置信度等级,并根据置信度等级判断车内人员状况。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结合车辆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多次循环的检测,提高了车内遗留乘员检测的高可靠性,并利用创新置信度的计算方式,大大降低了漏报、误报的概率,并且可准确的检测判断遗留乘员所在车内的位置。并通过短信、电话、车辆声光报警等多种方式进行提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车内生命体征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及技术不断提高,轿车已成为人们平常出行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然在日常的生活中,婴幼儿及宠物等活体生物被遗留在车内而引起的生命安全事故也随之不断增加。当前市面上常用的解决方案为:
(1)、使用红外传感器检测,该方案会受温度影响严重,受车辆周边环境限制;
(2)、使用人工智能摄像头检测,实现摄像头检测目标已有成熟技术,但该方案涉及到车内乘员个人的隐私问题,在车内检测场景不适合推广;
因此,研制一种能够从车辆激活、启动、行驶、熄火停车等各个阶段都能够进行车内乘员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检测方法和系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整车车身通信总线报文信息,并解析信息获取车辆动作状态;
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对车内数据进行采集;
对应不同的车辆动作状态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采集的车内数据进行置信度的计算;
对置信度进行分级,并确定各等级阈 值;
对应阈 值确定不同车辆动作状态时的检测置信度等级,并根据置信度等级判断车内人员状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对应不同的车辆动作状态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采集的车内数据进行置信度的计算步骤具体包括:当车辆动作状态为车辆车门锁激活或车辆前门开启/落锁时,毫米波雷达对车内进行循环扫描,将置信度初始值设为50%,在雷达扫描检测的每个循环中,若检测到有目标,置信度加5%,若未检测到目标,置信度减5%,输出第一阶段置信度;其中,置信度范围为0%-10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对应不同的车辆动作状态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采集的车内数据进行置信度的计算步骤具体还包括:当车辆动作状态为车辆后右门有开启/落锁的动作时,毫米波雷达对车内进行循环扫描,将置信度初始值设为50%,在雷达扫描检测的每个循环中,若检测到有目标,置信度加5%,且利用毫米波确定目标位置,若未检测到目标,置信度减5%,输出第二阶段置信度;其中,置信度范围为0%-10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对应不同的车辆动作状态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采集的车内数据进行置信度的计算步骤具体还包括:当车辆动作状态为车辆后左门有开启/落锁的动作时,毫米波雷达对车内进行循环扫描,将置信度初始值设为50%,在雷达扫描检测的每个循环中,若检测到有目标,置信度加5%,且利用毫米波确定目标位置,若未检测到目标,置信度减5%,输出第三阶段置信度;其中,置信度范围为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星图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星图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