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铅膏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6234.5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翰天;刘长来;夏诗忠;高国兴;谢洪远;张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洋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8 | 分类号: | C22B1/248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杨悦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铅膏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脱硫铅膏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制砖的配方包含主料脱硫铅膏、填充料、细骨料、粗骨料、发热剂。填充料粒度需小于主料脱硫铅膏的最大粒度的1/10,一般使用收尘灰或废铅粉;细骨料粒度为主料脱硫铅膏粒度最大值的3‑10倍,一般使用石英砂、末煤或合金灰;粗骨料粒度为脱硫铅膏粒度最大值的10‑20倍,一般使用颗粒煤或石灰石;发热剂需具有遇水生热的性质,一般使用生石灰粉、粒状烧碱或细铁粉等。制备方法包含水分调整、混合、压制、晾晒。本发明提供的砖块具有较好的跌落强度及一定的孔隙度,可在冶炼过程中保证料柱稳定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冶炼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了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脱硫铅膏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料制粒/制砖→烧结焙烧→鼓风炉冶炼是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一种常见的冶炼工艺。鼓风炉是将含金属组分的物料与焦炭混合后,在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的情况下进行熔炼,以获得粗金属的设备,具有热效率及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占地面积小、金属回收率高的特点。
鼓风炉冶炼为料柱冶炼,冶炼过程中炉内自上而下按照物料、温度的区别可分为预热区、还原区、熔炼区、风口区、炉缸区。因此,鼓风炉对入炉物料的需求有:合适的块度、较高的孔隙度以保证透气性;较好的常温强度及耐高温强度以保证料柱结构的稳定。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过程中,若要采用以鼓风炉为主的冶炼模式,常规做法是将废电池中的极群人工拆出,由于极群基本满足上述鼓风炉对物料的要求,故可以直接进鼓风炉进行冶炼。
随着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的逐步规范,现在已取消高劳动强度低效率的人工拆解电池的方式。当前主要的废电池拆解模式为使用全自动破碎分选产线对废电池进行破碎分选,分选后的主要含铅产物之一为脱硫铅膏。由于脱硫铅膏为粉状,若不对其进行制粒/制砖无法直接进入鼓风炉冶炼。故现需要一种有效的脱硫铅膏制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粉状脱硫铅膏不能直接进鼓风炉冶炼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脱硫铅膏砖,本砖块具有较好的跌落强度及一定的孔隙度,可在冶炼过程中保证料柱稳定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冶炼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了保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铅膏砖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硫铅膏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配方制成:主料脱硫铅膏、填充料、细骨料、粗骨料、发热剂;
所述填充料粒度小于主料脱硫铅膏的最大粒度的1/10,填充料一般使用收尘灰或废铅粉,加入质量比例为主料脱硫铅膏的5-20%;
所述细骨料粒度为主料脱硫铅膏粒度最大值的3-10倍,根据冶炼需求,一般细骨料使用石英砂、末煤或合金灰,加入质量比例为主料脱硫铅膏的2-5%;
所述粗骨料粒度为脱硫铅膏粒度最大值的10-20倍,根据冶炼需求,一般粗骨料使用颗粒煤或石灰石,加入质量比例为主料脱硫铅膏的1-3%。
所述发热剂需要具有遇水迅速生热的性质,根据冶炼需求,一般使用生石灰粉、粒状烧碱或细铁粉等,加入质量比例根据发热效果而定;发热剂若为生石灰粉或粒状烧碱,加入质量比例按照过往渣型控制经验进行调整,一般加入质量比例为主料脱硫铅膏的2%以内;发热剂若为细铁粉,加入质量比例为主料脱硫铅膏的2-5%。
所述主料脱硫铅膏粒度小于1mm,其中,粒度为0.3-1mm的部分占主料脱硫铅膏总重量的90%以上。
所述填充料采用的粒度小于0.1mm。
所述细骨料采用的粒度为3-10mm,形状以不规则为佳,即凸凹不平、多棱角。
所述粗骨料采用的粒度为10-20mm,形状以不规则为佳,即凸凹不平、多棱角。
一种制备如上述的脱硫铅膏砖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洋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洋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6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