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衰祛皱的酵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8238.7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忠国;赵振岭;刘琳;孙大鹏;刘广玉;陈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暨创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28 | 分类号: | A61K8/9728;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颖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衰祛皱 酵母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衰祛皱的酵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用于生产酵母提取物的酿酒酵母,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其中,所述用于生产酵母提取物的酿酒酵母通过肝素亲和试验、弹性蛋白酶活性抑制试验、人成纤维细胞活性实验或胶原蛋白生成试验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试验筛选得到;所述发酵液经过分子筛纯化和肝素亲和层析纯化,得到所述抗衰祛皱的酵母提取物。所述制备方法建立了一种高肝素亲和酵母选育的高通量筛选体系,同时以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胶原蛋白促进活性试验为评测基础,获得具有抗衰祛皱功效的酵母提取物,所述酵母提取物作为天然安全的添加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化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衰祛皱的酵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抗衰紧致、祛皱修复类化妆品市场发展十分迅速,相关产品已经成为美容护肤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另外,消费者也不只单纯追求物理遮蔽类或化工合成类产品,而越来越多的去寻找具有高科技含量、天然温和、安全有效的生物技术类抗衰祛皱产品。
目前市面上具有明确抗衰紧致、祛皱修复功效的化妆品原料种类繁多,其中酵母提取物以及细胞生长因子多肽类原料有着其他化工原料不可比拟的优势。有资料显示,酵母提取物具有营养丰富、分子量小,易于吸收,功效全面等优点,能特异性地支持皮肤自身的保护和修复基质,具有延缓皮肤衰老、保湿、改善肤质、敏感修复、紧致祛皱等多种功效,能够为正常皮肤和问题皮肤提供预防护理,显著改善肌肤组织生理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修复组织损伤,以及防止肌肤衰老提前发生。生长因子类生物多肽成分无药物毒性,免疫原性低,与生物组织的亲和性、相容性、相似性均较好,以及能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等特点,对调节皮肤细胞(角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等)生长、增殖,基质合成与组织分化,促进生物大分子(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祛皱祛斑,修复创伤,以及抑制衰老基因的表达,延缓表皮细胞衰老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两类化妆品原料均出现了一些问题:
1、酵母提取物功效全而不精,没有非常明确的抗衰祛皱侧重点,难以满足用户对化妆品需求的精准分类和定位;
2、酵母提取物成分复杂,大多生产厂家不能清晰明确的标示其具体成分及含量,并阐明其发挥功效的具体机制;
3、应用于化妆品领域的这两类原料质量标准较高,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
4、生长因子多肽类原料应用于护肤品中仍存在透皮吸收、过度增殖的争议;
5、生长因子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已被明确排除在化妆品可使用的原料之外,含有生长因子EGF的护肤品难以获得生产销售的批准,也较难被消费者接受。
因此,研发一种类似生长因子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抗衰祛皱功效的酵母提取物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衰祛皱的酵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建立的用于高肝素(Heparin)亲和酵母选育的高通量筛选体系,同时构建在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胶原蛋白促进活性试验评测基础上,为酵母提取物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所得酵母提取物功效明确,机制清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衰祛皱的酵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用于生产酵母提取物的酿酒酵母,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
其中,所述用于生产酵母提取物的酿酒酵母通过肝素亲和试验、弹性蛋白酶活性抑制试验、人成纤维细胞活性实验或胶原蛋白生成试验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试验筛选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暨创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暨创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8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