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搅拌车筒体全自动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2204.5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2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贾华东;白林振;董新炜;金伟红;杨深圳;李慧;于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8C5/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韩春霞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车筒体 全自动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车筒体全自动生产方法,包括:采用AGV对扇形板进行自动来料、上料,将扇形板进行组对、拼板、焊接,形成封头、前锥、中筒、后锥前段、后锥后段预处理板,将各预处理板输送至卷圆工位,采用卷板机将各预处理板卷圆成型,制得各卷圆板后,输送至纵缝焊接工位,以进行纵缝焊接处理,将经纵缝焊接处理的各卷圆板下件,并依次组对,由AGV自动转运至合模工位,进行合模处理,制得预制筒体,最后将预制筒体交库至涂装上线工位,进行涂装处理,制得筒体。本发明在不使用鼠笼工装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搅拌车筒体的工件在各工序件自动流转,以制备搅拌车筒体,最大化利用了现有厂房,实现搅拌车筒体的全自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车筒体全自动生产方法,属于搅拌车筒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搅拌车是用来将混凝土运输到指定地方的一种特种车辆,其核心结构件——筒体在运输过程中旋转,通过筒体内按一定规则摆放并焊接好的叶片实现混凝土的搅拌、防止凝固。
出于轻量化的需求,筒体用钢板厚度很薄,通常只有3~4 mm,其生产过程中刚性差、焊接受热变形量大,为保证组对精度及某些形位公差,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使用鼠笼工装,即通过鼠笼工装将工件固定,鼠笼工件生产过程中,鼠笼工装连同工件一起流转。然而鼠笼工装结构形式复杂、加工要求高、自重大,会造成筒体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参与程度高;另外鼠笼工装及工件的转运、鼠笼工装的存储等都费时费力。
国内一些厂家对搅拌筒生产方式做出了一些改进,将鼠笼工装简化升级,做成了自动组装及自动输送的型式,实现了部分工序的自动化生产。但其搅拌筒整体生产效率仍旧较低,且依旧存在厂房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而且其工装制造及转运技术难度大、稳定性差。
在筒体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工件装入鼠笼工装内,此过程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离不开人工参与,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各节鼠笼工装组对时需要人工参与,尤其需要人工拆装连接螺栓,若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搅拌车筒体全自动生产方法,在不使用鼠笼工装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搅拌车筒体的工件在各工序件自动流转,以制备搅拌车筒体,最大化利用了现有厂房,实现搅拌车筒体的全自动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搅拌车筒体全自动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AGV对扇形板进行自动来料、上料;
将扇形板进行组对、拼板、焊接,形成封头预处理板、前锥预处理板、中筒预处理板、后锥前段预处理板和后锥后段预处理板,桁架机器人将各预处理板输送至卷圆工位;
采用卷板机将各预处理板卷圆成型,制得封头卷圆板、前锥卷圆板、中筒卷圆板、后锥前段卷圆板和后锥后段卷圆板,将各卷圆板输送至纵缝焊接工位;
采用纵缝焊接机器人对各卷圆板进行纵缝焊接处理;
桁架机器人将经纵缝焊接处理的各卷圆板下件,并由AGV输送至组对工位;
桁架机器人将依次组对的经纵缝焊接处理的各卷圆板流转至各合模工位;
将依次组对的经纵缝焊接处理的封头卷圆板、前锥卷圆板、中筒卷圆板、后锥前段卷圆板、后锥后段卷圆板进行合模,制得预制筒体;
桁架机器人将预制筒体交库至涂装上线工位,进行涂装处理,制得筒体。
优选地,所述桁架机器人将预制筒体交库至涂装上线工位,进行涂装处理前,还包括清渣除瘤处理,所述清渣除瘤处理包括旋转变位机带动预制筒体旋转,以使打磨设备对预制筒体进行清渣除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