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2285.9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闫启云;周作意;刘昌明;王晶晶;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G7/06 |
代理公司: | 宿州市万硕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1 | 代理人: | 韦剑思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循环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霉病 小麦 品种 选育 方法 | ||
1.一种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用农艺性状优良、抗赤霉病的、茎秆不高的小麦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得到F1代;
步骤2:在小麦适播期内将F1代进行播种种植,在开花初期至扬花结束,喷3-4次赤霉病菌液,为赤霉病发创造温床,诱发赤霉病爆发,在小麦完熟前进行观察记载,标记出未感染赤霉病或感较轻的单穗,完熟后收获脱粒,得到F2代;
步骤3:第二年小麦播种适期内,将F2代继续种植,按照步骤1的管理方法,选择出抗未感染赤霉病或感较轻的,多穗型、后期耐旱类型的单株得到F3代;
步骤4:将F3代单株按不同组合继续播种,按照步骤1的管理方法继续选择未感染赤霉病或感较轻的矮秆多穗类型的单株F4代;
步骤5:将F4代继续播种,按照步骤1的管理办法,在F4群体中经田间观察和测产,继续按目标性状选择未感染赤霉病或感较轻的、多穗型的、丰产性好F5株系;
步骤6:将F5株系继续种植,其性状基本稳定,通过观察记载和测产,选择出少量表现综合性状较好,籽粒饱满度相对较好的作为中选株系F6,继续选择单株并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均比对照周麦18和济麦22增产,增产幅度在1.75%-6.82%,从中选择增产幅度较大,再结合品质,株高及抗病性进行评价,选择抗赤霉病且产量及品质较好品系进行参试,最终选育出的抗赤霉病且综合性状较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小麦新品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小麦种植区域为黄淮南片冬麦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2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