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栅极结构的碳纳米管气体场电离推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2446.4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冰;武志文;黄天坤;孙伟;虎添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H1/00 | 分类号: | F03H1/00;B64G1/40;B64G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栅极 结构 纳米 气体 电离 推力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栅极结构的碳纳米管气体场电离推力器,属于空间推进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由气体扩散室、电离室、二次加速室三部分组成。气体扩散室包括通气底座、第一隔离层、发射极底座、碳纳米管发射极、发射极冷压接线端子。气体通过通气底座进入气体扩散室完成扩散;气体工质通过碳纳米管发射极上的通气孔进入电离室,通过给发射极冷压接线端子和提取栅极冷压接线端子加电,在电离室实现气体电离和一次加速。电离后的气体离子通过提取栅极的气孔进入二次加速室,通过给提取栅极冷压接线端子和加速栅极冷压接线端子加电,二次加速后的离子通过加速栅极的气孔喷出,通过改变二次加速室提取栅极和加速栅极电势差的方式来满足粒子速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栅极结构的碳纳米管气体场电离推力器,属于空间推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碳纳米管场电离的微推力器是一种新概念的微电推力器,主要是应用于空间微纳卫星精细姿轨控制和位置保持。该推力器利用发射极上碳纳米管的高长径比和阵列结构产生高场强实现气体工质的电离,并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喷出产生推力。
如发明专利CN113027717A中提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微孔阵列电极的微推力器,使用了冷压接线端子和接线端进行电气连接,导电环接线端尺寸过长,结构不稳定,并且这种连接方式对推力器的结构均衡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现有的技术方案结构布局均使用了单栅极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工质的电离和加速,但只能通过栅极与发射极的电势差来改变引出离子的速度,可调控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栅极结构的碳纳米管气体场电离推力器结构,实现对气体工质进行电离、加速和引出,形成推力,能够通过改变加速室双栅极电势差的方式来满足粒子速度的控制;通过定位凹槽固定碳纳米管发射极、提取栅极和加速栅极,结构简单可靠,且能够避免短路故障;此外,通过将冷压接线端子设置于推力器内部,无需使用单独的接线柱,能够进一步保证推力器的结构平衡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栅极结构的碳纳米管气体场电离推力器,主要由气体扩散室、电离室、二次加速室三部分组成。气体扩散室主要由通气底座、第一隔离层、发射极底座、碳纳米管发射极、发射极冷压接线端子组成。电离室主要由碳纳米管发射极、间距调节片、提取栅极、提取栅极固定板、提取栅极冷压接线端子组成。二次加速室主要由提取栅极、提取栅极固定板、第二隔离层、加速栅极、加速栅极固定板、加速栅极冷压接线端子组成。所述碳纳米管发射极为气体扩散室和电离室共用。所述提取栅极、提取栅极固定板为电离室和二次加速室共用。
发射极底座由金属材料制成,与发射极接触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发射极的定位凹槽。第一隔离层由用于阻隔通气底座和发射极底座导通的绝缘材料制成。碳纳米管发射极用于产生气体电离,基底设有通气孔。间距调节片由绝缘材料制成,为碳纳米管发射极与提取栅极之间提供间距。提取栅极固定板由金属材料制成,与提取栅极接触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提取栅极的定位凹槽。第二隔离层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阻隔提取栅极固定板和加速栅极固定板导通。加速栅极固定板由金属材料制成,与加速栅极接触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加速栅极的定位凹槽。
依次安装通气底座、第一隔离层、发射极底座,将螺栓置于限位孔中,将碳纳米管发射极置于发射极底座上的定位凹槽中。通过螺母将发射极冷压接线端子固定在推力器内部的螺栓上,无需使用单独的接线柱,能够进一步保证推力器的结构平衡性。发射极冷压接线端子与发射极底座相连,为发射极提供电压。所述通气底座、第一隔离层、发射极底座组成气体扩散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