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氮脒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5965.6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彩华;杨红玉;吴飞燕;史威威;杨志健;丁立;丁利民;蒋雨宏;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彩华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1/655;A61K47/14;A61K47/26;A61K47/44;A61P33/0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 代理人: | 任伟柯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氮脒缓释 注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氮脒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兽用药品制剂技术领域,其活性成分为三氮脒。本发明与普通注射用三氮脒相比,用注射用水稀释并用力摇匀后,体系能转变为油相和水相互包型乳剂,具备了缓释作用,药效时间延长,血药峰浓度更低,不易出现药物中毒,提升了药物的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药物对组织的刺激性显著下降,动物应激减小。本发明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利于产品的生产转化,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药品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氮脒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氮脒是一种对梨形虫、锥虫、附红细胞体等有较强抑杀作用的抗虫药,原料呈黄色或橙色,无臭,遇光、热后不稳定,可变为橙红色,兽医临床主要将其用于巴贝斯梨形虫、泰勒梨形虫、伊氏锥虫、媾疫锥虫、附红细胞体等感染的治疗,是目前大多数养殖场对该类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该药虽然已经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其市场价值仍未充分发挥,最主要原因是当下只有注射用粉针一种剂型,而该剂型在动物用药后血药浓度上升非常快,很容易超出机体所能承受的阈值范围而中毒,同时药效持续时间不长,需单日内多次重复给药才能长时间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对动物应激也大,很多动物用药后的24~72h之内采食量一直无法恢复正常,这和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有很大关系。另外,该药本身刺激性较强,注射后局部易发炎,甚至有组织变性、炎症红肿等问题出现。这些都是该药在一线临床无法充分发挥其推广价值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情况,市场上需要一种注射后具有缓释效果,药物在局部能缓慢溶入血液,通过血液流动到达全身,确保血药峰浓度低于机体所能承受的最高阈值,不造成中毒,提升安全性,同时也能延长有效的血药浓度,降低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减少给药次数的技术来解决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填补市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三氮脒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基于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氮脒缓释注射剂,其活性成分为三氮脒。每100ml注射剂中,三氮脒的含量为:0.01~20.0g。
所述注射剂中还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油脂。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188、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其含量为15.0~25.0g;
所述油脂为豚脂、十六醇酯蜡、鸢尾油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其含量为5.0~20.0g;
本发明注射剂临床使用时,通过预热使之转变为液体,加入注射用水用力摇匀混合,体系可转变为油相和水相互包的双连续相型乳剂;
所述的一种三氮脒缓释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配方量的表面活性剂、油脂混合,加热至38~50℃,体系转变为液体;
b)加入三氮脒,搅拌均匀后冷却室温,体系转变为固体膏状物,无菌分装,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提供了一种新的剂型,应用时,用注射用水稀释并用力摇匀后,体系能转变为油相和水相互包型乳剂,具备了缓释作用,药效时间延长,血药峰浓度更低,不易出现药物中毒,提升了药物的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药物对组织的刺激性显著下降,动物应激减小。本发明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利于产品的生产转化,便于推广应用。
2、通过筛选发现,当采用所述本发明的表面活性剂、油脂时,不仅使用安全,对机体无刺激,注射后易吸收,不会出现组织残留,对肉品质不产生影响,同时,对分散在其中的三氮脒药物具有保护作用,避免三氮脒遇光、热或水分时不稳定,易变色的缺陷,这是本发明的一个组方创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彩华,未经谢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5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