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nP量子点及制备方法、InP/ZnSe、InP/ZnSe/ZnS量子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7163.9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曹璠;杨绪勇;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臻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70 | 分类号: | C09K11/70;C09K11/02;C09K11/88;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99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np 量子 制备 方法 znse zns | ||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领域,特别是涉及InP量子点及制备方法、InP/ZnSe、InP/ZnSe/ZnS量子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硅基磷前驱体、脂肪酸铟前驱体及非配位溶剂在第一温度下混合,并升至第二温度,得到第一InP核;步骤S2,将氨基磷前驱体和脂肪酸铟前驱体逐滴滴加至第一InP核的反应体系,并在第三温度下反应,获得第二InP核,即获得InP量子点;其中,第三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第二InP核的尺寸大于第一InP核尺寸。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低成本、简单地获得制备的InP量子点,半峰宽较窄,荧光产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InP量子点及制备方法、InP/ZnSe量子点和InP/ZnSe/ZnS量子点。
背景技术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光学特性,如发射波长可调、发光效率高、半峰宽窄、可溶液加工等优点,因此在新型显示、固态照明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磷化铟(InP)量子点是一种III-V族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其不含重金属剧毒元素,不具有本征毒性,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无镉量子点材料。目前具有高发光效率和窄半峰宽的InP量子点均使用三(三甲硅烷基)膦作为磷源,然而此类磷源成本较高且难以实现均匀生长。目前的解决手段是使用三(二甲氨基)膦或三(二乙氨基)膦作为磷源来制备InP量子点,然而最终的量子点性能(尤其是半峰宽)仍略显不足。因此,发展一种低成本且高性能的InP量子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InP量子点及制备方法、InP/ZnSe量子点和InP/ZnSe/ZnS量子点,制备的InP量子点半峰宽较窄,荧光产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一种InP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硅基磷前驱体、脂肪酸铟前驱体及非配位溶剂在第一温度下混合,并升至第二温度,得到第一InP核;
步骤S2,将氨基磷前驱体和脂肪酸铟前驱体逐滴滴加至第一InP核的反应体系,并在第三温度下反应,获得第二InP核,即获得InP量子点;
其中,第三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第二InP核的尺寸大于第一InP核尺寸。
本发明中第三温度大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在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低于第三温度的情况下,可以有利于形成小尺寸InP量子点的形成及控制。并在步骤S1中,使用硅基磷成核保证了生成第一InP核的质量,即,使得生成的InP小核的质量较高;在步骤S2中,通过采用氨基磷和脂肪酸铟继续反应,在第一InP核上继续生长,获得第二InP核,即获得InP量子点,可以减少在S2步骤过程中第二InP核生长的表面缺陷,显著改善了InP量子点的形貌和发光效率。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所述硅基磷前驱体与脂肪酸铟前驱体与的摩尔比为:1:(0.5-10),优选1:(1~5),其中所述脂肪酸铟前驱体优选0.05mmol-0.5mmol;所述硅基磷前驱体优选0.05mmol-0.15mmol,非配位溶剂为5mL-20mL。采用通过上述的硅基磷前驱体、脂肪酸铟前驱体及非配位溶剂配合,可以在极少量的硅基磷前驱体,即可获得小尺寸的第一InP核,进而降低制备成本,还可保证小尺寸的第一InP核的表面尺寸。只有在同时满足上述所述硅基磷前驱体为0.05mmol-0.15mmol,脂肪酸铟前驱体为0.05mmol-0.5mmol,非配位溶剂为5mL-20mL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控制制备均匀的小尺寸的InP量子点,上述范围之外的配比,不利于生成高质量的均匀的InP量子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硅基磷前驱体、脂肪酸铟前驱体及非配位溶剂在第一温度下混合,包括:将硅基磷前驱体、脂肪酸铟前驱体、非配位溶剂、硬脂酸锌和油胺,在第一温度下混合。优选地,所述硬脂酸锌为0.3mmol-0.6mmol,油胺为5mL-15mL。只有将提纯后的小尺寸InP核置于新的特定比例的硬脂酸锌和油胺反应体系中,才可以进一步提高InP量子点的生长,提高生长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臻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臻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