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径空管滤棒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0016.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蒋琛;荆华;郑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亚滤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A24D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23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径空管滤棒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卷烟辅材技术领域,涉及滤棒的成型,具体涉及一种变径空管滤棒的成型方法,包括:丝束经过开松、喷洒增塑剂后,进入高温成形腔,经内设的成孔模具成型,在105~145℃、0.05~0.30MPa的蒸汽作用下迅速固化,随即进入冷却定形腔,经20±5℃含水率≤5%的干燥冷气的作用下冷却定形成滤棒条,分切后,得到圆柱状变径空管滤棒。本发明所公开的空管变径滤棒成型技术,采用动态热成型,使空管滤棒内孔直径可变,增加了烟气运动的复杂性,加大了烟气中有害物质被丝束纤维截留吸附的可能性,达到增强滤棒截留吸附性能的目的。本发明所制得的变径空管滤棒减少了滤棒生产工序,降低了成本。相比较于普通空管复合滤棒,截留吸附性能提高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辅材技术领域,涉及滤棒的成型,具体涉及一种变径空管滤棒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空管复合滤棒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论其截面形状为何种形状,在其空管内壁面上,从空管滤棒两端各取一个点,这两个点的特征是从滤棒端面看过去,位置重合,这两个点之间沿着空管内壁的画一条线,这条线上任意一点距离滤棒轴心的距离相等。
现有的空管滤棒成型技术都是静态成型技术,即成孔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在烟枪内的位置固定不变,所以无法生产变径空管滤棒。而空管滤棒要实际应用到最终产品上去,需要与其他类型的醋纤滤棒进行复合,制成空管复合滤棒,工序复杂,影响因子较多,质量稳定性存在波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变径空管滤棒的成型方法。
一种变径空管滤棒的成型方法,包括:丝束经过开松、喷洒增塑剂后,进入高温成形腔,经内设的成孔模具成型,在105~145℃、0.05~0.50MPa的蒸汽作用下迅速固化,随即进入冷却定形腔,经5~25℃含水率≤15%的干燥冷气的作用下冷却定形成滤棒条,分切后,得到圆柱状变径空管滤棒。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成孔模具外形呈纺锤状,平行于丝束前进的方向,设于热成型腔内;在成孔模具的末端,通过加长杆与往复电机相连;启动往复电机后,成孔模具在热成型腔内,平行于丝束前进的方向来回往复运动。
在一个循环过程中,成孔模具经历“推进—拉出”两个过程:
推进过程:纺锤形成孔模具由往复电机带动,在热成型腔内从B运动到A点。在B点时,成孔模具对丝束挤压程度最小,内部的孔洞直径最小甚至不形成孔洞。在B点到A点的运动的过程中,成孔模具对丝束的挤压程度逐渐增大,到A点时,挤压程度达到最大。在这一过程中,丝束在热蒸汽的作用下成型,同时形成孔洞,由于丝束受挤压的程度不同,其内部孔洞也由小变大,当成孔模具到达A点时,孔洞直径达到最大;
拉出过程:到达A点后,成孔模具在往复电机的带动下被拉出,由A点回到B点,在此过程中,热成型腔内的丝束受到成孔模具的挤压由大变小,其内部的孔洞也由大变小。
一个循环过程,在滤棒内部形成了“小-大-小”的孔洞直径变化,以此循环往复,制成了变径空管滤棒。
进一步的,所述成孔模具的外径1.0~6.0mm,长度10~100mm;截面形状是圆形,或非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电机的频率为500~5000次/分钟。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丝束为二醋酸纤维素丝束、聚丙烯纤维丝束或聚乳酸丝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丝束为二醋酸纤维素丝束。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增塑剂为三乙酸甘油酯、二乙酸甘油酯、三甘醇二乙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增塑剂与丝束的重量比在10~45%之间。
进一步的,增塑剂与丝束的重量比为3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亚滤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亚滤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0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