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柔韧涤纶半消光POY纤维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3273.6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霄 |
主分类号: | D01D5/08 | 分类号: | D01D5/08;D01D5/253;D01D1/10;D01D10/02;D01F11/08;D01D5/088;D01D5/0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韧 涤纶 半消光 poy 纤维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柔韧涤纶半消光POY纤维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步骤一,先按如下工艺生成无取向的未拉伸纱线聚合物,聚酯熔体→管道输送→增压泵→熔体冷却器→熔体分配器→纺丝箱体→计量泵→喷丝板→环吹风冷却,用具有铜添加剂的溶液局部涂覆POY丝的表面,铜添加剂在储存期间不经历氧化降解,其中,聚酯熔体的粘度为0.60±0.1dl/g,喷丝板的喷丝孔呈棱形排列,孔径为0.14mm*0.45mm,孔数为130‑140,纺丝组件过滤砂选用50/70目+80/90目的金属砂,过滤网选用1200±50目,并至少缩短无风区距离4cm以上。该超柔韧涤纶半消光POY纤维的生产工艺生产稳定、后道织造顺畅,面料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丝生产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超柔韧涤纶半消光POY纤维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面料的推陈出新,对于纺丝的要求也越要越高,超柔舒感纤维越发受到欢迎,但目前由于纺丝生产消耗高,后道加弹、织造要求高等难点,难以大规模生产,尤其是无法稳定生产,良品率差,容易拉断而导致无法满足后道织造,达不到面料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稳定、后道织造顺畅,面料达到预期效果的超柔韧涤纶半消光POY纤维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超柔韧涤纶半消光POY纤维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一,先按如下工艺生成无取向的未拉伸纱线聚合物,聚酯熔体→管道输送→增压泵→熔体冷却器→熔体分配器→纺丝箱体→计量泵→喷丝板→环吹风冷却,用具有铜添加剂的溶液局部涂覆POY丝的表面,铜添加剂在储存期间不经历氧化降解,其中,聚酯熔体的粘度为0.60±0.1dl/g,喷丝板的喷丝孔呈棱形排列,孔径为0.14mm*0.45mm,孔数为130-140,纺丝组件过滤砂选用50/70目+80/90目的金属砂,过滤网选用1200±50目,并至少缩短无风区距离4cm以上;
步骤二,在一个或多个加温循环期间利用烤箱加热单个POY丝,烤箱温度在160℃-200℃之间;以及加热后,通过一个或多个整理工艺的一个或多个冷却循环期间将单根POY丝冷却至约70℃-150℃的温度,以将铜添加剂温度结合到单根POY丝的纺织纤维的表面,并且产生具有铜的铜增强单根POY丝,并具有抗静电性能;
步骤三,对成型的POY丝继续按如下工艺操作,油嘴上油→导丝器→预网络→GR1→GR2→卷绕成型→全自动一体化落筒、检验、打包、入库。
作为优选,无风区距离的调整通过环吹风箱与密封垫之间的软垫、铁板和在组件接手与箱体中间加装垫圈的方式来实现。
作为优选,油嘴选用日本小马诺油嘴,油剂选用德国L165油剂。
作为优选,单个丝饼的标准卷重提升至18kg/锭。
作为优选,具有铜添加剂的溶液局部涂覆单根部分取向纱线的表面是通过在挤出后变形过程中用具有铜添加剂的溶液局部涂覆单根POY的表面以产生具有铜特性的变形单根POY丝。
作为优选,其中铜从铜增强单POY丝的纺织纤维表面突出暴露在空气中。
进一步的,铜添加剂具有大小在1微米至约2.0微米范围内之铜粒子。
进一步的,其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一,先按如下工艺生成无取向的未拉伸纱线聚合物,聚酯熔体→管道输送→增压泵→熔体冷却器→熔体分配器→纺丝箱体→计量泵→喷丝板→环吹风冷却,用具有铜添加剂的溶液局部涂覆POY丝的表面,铜添加剂在储存期间不经历氧化降解,其中,铜添加剂具有大小在1微米的铜粒子,聚酯熔体的粘度为0.60dl/g,喷丝板的喷丝孔呈棱形排列,孔径为0.14mm*0.45mm,孔数为135,纺丝组件过滤砂选用50目+80目的金属砂,过滤网选用1230目,并缩短无风区距离4.2c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霄,未经李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