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体转接段组件的钎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4799.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康路路;刘洋;任航航;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远航真空钎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8 | 分类号: | B23K1/008;B23K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韩晶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接 组件 钎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体转接段组件的钎焊方法,包括如下操作;分别加工芯体组件、转接段组件的待钎面;在转接段组件的待钎面均匀涂覆红丹粉,然后将芯体组件装配在转接段组件上,将芯体组件从转接段组件上移开,分别观测转接段组件待钎面、芯体组件待钎面的红丹粉的分布情况;依次将转接段组件、箔状钎料和芯体组件装配,采用钎焊工装将转接段组件、箔状钎料和芯体组件固定,在钎焊工装与转接段组件、芯体组件的接触部位分别涂刷阻钎剂;将装配好的芯体转接段组件置于真空钎焊炉中,进行真空钎焊。本发明针对芯体转接段组件的焊接难点,降低钎焊难度,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芯体转接段组件的钎焊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换热器芯体转接段组件由芯体组件和转接段组件钎焊而成,形成A、B两个腔道,腔道需承压15MPa,不允许串腔。图1和图2为一种发动机换热器芯体转接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芯体组件和转接段组件材料均为高强度双相钛合金。其中,芯体组件是由多层翅片采用扩散焊形成微通道,如图3所示;转接段组件含有多个异形通道,由3D打印而成,如图4所示。
由于芯体转接段组件A、B两个腔道需承压15MPa,不允许串腔,而芯体转接段组件A、B腔道之间的钎焊面积小(宽度仅为4mm),且内部钎缝不可见,若发生串腔无法补救;另外,芯体组件和转接段组件分别采用扩散焊、3D打印而成,二者钎焊的过程中不能影响扩散焊、3D打印的质量,因此,二者钎焊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芯体转接段组件的钎焊方法,能够兼容芯体组件和转接段组件的结构特点,降低钎焊难度,不影响扩散焊、3D打印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芯体转接段组件的钎焊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1)分别加工芯体组件、转接段组件的待钎面;
(2)在转接段组件的待钎面均匀涂覆红丹粉,然后将芯体组件装配在转接段组件上,使芯体组件的待钎面与转接段组件的待钎面相贴合;将芯体组件从转接段组件上移开,分别观测转接段组件待钎面、芯体组件待钎面的红丹粉的分布情况;
(3)将芯体组件、转接段组件清洗干净后,切割出与芯体组件、转接段组件的待钎面尺寸相适配的箔状钎料,并去除箔状钎料表面的氧化层;
(4)依次将转接段组件、箔状钎料和芯体组件装配,采用钎焊工装将转接段组件、箔状钎料和芯体组件固定,在钎焊工装与转接段组件、芯体组件的接触部位分别涂刷阻钎剂;
(5)将装配好的芯体转接段组件置于真空钎焊炉中,进行真空钎焊。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中的钎焊工装包括设置在转接段组件底部的底座以及设置在芯体组件上方的压板,压板底部开设有与芯体组件顶部相适配的定位槽,压板和底座通过设置在压板两侧的螺杆相连接,螺杆的端部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磨床分别加工芯体组件、转接段组件的待钎面,保证芯体组件待钎面和转接段组件待钎面的平面度在0.03mm以内。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在转接段组件的待钎面均匀涂覆一层厚度为0.1mm的红丹粉。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采用煤油、酒精将芯体组件、转接段组件清洗干净后,采用线切割制备出与芯体组件、转接段组件待钎面尺寸相适配的箔状钎料。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箔状钎料为高强银基箔状钎料,箔状钎料的厚度为0.1mm。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采用气动风枪去除箔状钎料表面的氧化层。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中的阻钎剂的厚度为0.1mm~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远航真空钎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远航真空钎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4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