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67807.2 申请日: 2020-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3667021B 公开(公告)日: 2022-03-29
发明(设计)人: 罗敏;李光超;周兆;王学俊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百暨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5/867;C12N5/10;C12N5/0783;A61K39/00;A61P35/00;A61P35/02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刘二艳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靶向 b7h3 嵌合 抗原 受体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所述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铰链区、跨膜结构域和信号传导结构域;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为抗人B7H3抗体。本发明的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对B7H3阳性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靶向作用,表达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体内外杀伤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清除B7H3阳性肿瘤细胞,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申请是名称为:抗B7H3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申请号为CN202011476183.6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日为2020年12月14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B7-H3(B7 homolog 3protein,又名CD276)属于B7/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种拥有单向跨膜结构的蛋白质(参见:Steinberger P,Majdic O,Derdak S V,et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4Ig-B7-H3,a Member of the B7 Familywith Four Ig-Like Domains[J].Journal of Immunology,2004,172(4):2352-2359.),由316个氨基酸组成,在氨基端有一信号肽,包括细胞外的免疫球蛋白样可变区(IgV)、恒定区(IgC)、跨膜区和45个氨基酸的胞浆区,在单核细胞、树突细胞以及激活的T细胞中表达。

B7-H3是一种T细胞共抑制分子,具有部分共刺激功能,当存在抗CD3抗体时,B7-H3可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群的增殖,选择性地刺激γ-干扰素(IFN-γ)的产生,TLT-2转入T细胞后,通过与B7-H3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白细胞介素(IL)-2和IFN-γ的产生,阻断B7-H3和TLT-2的相互作用可以控制由CD8+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另一方面,在人类和小鼠中的实验证明,B7-H3也具有共抑制作用,可以抑制Treg细胞,从而使肿瘤逃逸免疫反应,B7-H3还可抑制组织培养中的NK细胞活性,从而降低NK细胞的功能。

B7-H3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但在多种癌症中过表达,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尿路上皮癌、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卵巢癌和胰腺癌。B7-H3通过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已被证明能促进肿瘤的进展和癌细胞的转移,此外,B7-H3不仅在癌细胞中表达,在肿瘤或周围血管中亦表达。B7-H3还与自体免疫疾病相关,在风湿及其他自体免疫疾病中,B7-H3在成纤维细胞样的滑膜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相互作用中起重要的作用(参见:Tran C N,Thacker S G,Louie D M,etal.Interactions of T Cells with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Role of the B7Family Costimulatory LigandB7-H3[J].Journal ofImmunology,2008,180(5):2989-2998.),并且B7-H3在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时作为共刺激因子,因此与败血症的出现有关。

综上所述,由于其在多种肿瘤中广泛表达,B7H3已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潜在靶标,但目前鲜有靶向B7H3的免疫疗法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发明提供了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所述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采用对人B7H3具有结合能力的抗B7H3抗体为抗原结合结构域,不仅可以结合游离的B7H3蛋白,还可以结合细胞表面的B7H3蛋白,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百暨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百暨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7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