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机床自动排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8265.0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达智能装备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机床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机床自动排屑系统,包括设置在落料台输出端的智能化排屑系统,所述智能化排屑系统包括一底座,底座内具有一个排屑腔,排屑腔内转动安装一排屑管,排屑管通过驱动系统驱动转动,所述驱动系统通过人工控制或者通过机床伺服系统自动控制;排屑管的外部环绕排屑管一圈对称设置有两个集料系统。本发明的排屑系统,其利用一种简单的系统,可达到一个自动排屑与自动集液的功能,同时可以有效去除冷却液中的铁屑,防止微细铁屑回流进入至冷却液存储罐内,并可自动导通过滤孔,防止过滤孔被铁屑的堵塞,并可利用排屑系统自动清洁排屑腔底面,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同一种结构可以解决诸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机床自动排屑系统。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在进行零件加工过程中常会产生废屑,而这些废屑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则会造成零件加工精度的下降,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数控机床内安装有排屑系统进行废屑的排出,由于切削时产生的碎屑的颗粒大小不一,这些碎屑中携带了大量冷却液,为了节约资源,往往将这些冷却液进行回收,为了防止碎屑跟随着冷却液回流至冷却液回流系统中,故一般设置一张过滤网,将碎屑隔离,冷却液回收,但是由于碎屑中含有的颗粒物质大小不一,过滤网孔如果设置的很小,则很容易堵塞,需要经常人工清洁,而如果设置的正常一些,则一些较细颗粒的碎屑会穿过过滤网孔进入到冷却液回流系统中,这些碎屑进入到冷却回流系统中再次排出时,碎屑与工件接触,如果此时刀具正在切割,则刀具有可能与这些碎屑接触而影响加工精度。
另外,目前常用的自动排屑系统往往是采用一种螺旋杆输送的方式,螺旋杆输送只能输送一些大颗粒的碎屑,至于那些微细碎屑,则很难通过螺旋杆输送,这些碎屑往往对接在排屑腔的底面,最后则需要人工清除,如专利号为201821755095.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智能化机床自动排屑系统,其采用一种不同的自动排屑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液中含有大量微细碎屑被回收而影响加工精度的情况,同时解决微细碎屑不能通过自动排屑系统排屑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化机床自动排屑系统,包括设置在落料台输出端的智能化排屑系统,所述智能化排屑系统包括一底座,底座内具有一个排屑腔,排屑腔内转动安装一排屑管,排屑管通过驱动系统驱动转动,所述驱动系统通过人工控制或者通过机床伺服系统自动控制;
排屑管的外部环绕排屑管一圈对称设置有两个集料系统,两个集料系统均包括一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集液板以及一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集渣板,所述集渣板与集液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腔,集渣板上具有一个顶部开口的集渣腔,集液板上具有一个顶部开口的集液腔,集液腔内靠近排屑管一侧设置一吸液棉,吸液棉的顶部与集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集渣板上避开吸液棉的位置设置有排液孔,正对排液孔的集液腔底面设置有顶针杆;
所述排屑管靠近集渣板一侧设置有一个与集渣腔对接导通的排屑通槽,排屑通槽与排屑管内部的排屑通道相通,所述排屑管靠近集液板一侧设置有一个与集液腔对接导通的排液通槽,排屑管内部正对每个排液通槽均设置一排液通道,所述排屑腔靠近排液通道输出端一侧设置有一集液盒,集液盒的顶面设置一块过滤网板,排液通道正对集液盒的位置设置有排液通孔,进入到排液通道内的冷却液自排液通孔排出并穿过过滤网板进入到集液盒内收集,排屑通道的输出端安装一集渣盒;
所述排屑腔一侧垂直设置一限位机构,当集料系统通过排屑管作圆周转动时,集料系统中的集液板下端面与限位机构挤压接触,并使得集渣板以及集液板弹性变形后向上翻转。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屑腔底面两侧分别开设一条滑槽,滑槽内设置一柔软的橡胶刮板,刮板下端面与排屑腔底面滑动接触,滑槽内均设置有一具有形变恢复能力的弹性橡胶管,当弹性橡胶管充入气体顶出后,利用弹性橡胶管将刮板向着排屑腔的出料口方向顶出,弹性橡胶管的一端与滑槽面固定粘接,另一端与刮板固定粘接,滑槽的外侧开口端形成一个限位包边,锁住弹性橡胶管,弹性橡胶管的输入端连接限位机构上的储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达智能装备科技(嘉善)有限公司,未经智达智能装备科技(嘉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