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9885.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 代理人: | 高娇娜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能量 回收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电压控制电路采用运放AR1计算出蓄电池充电阶段电压与超级电容1储存的电压的差值,差值为负时,使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2线圈得电,差值改变场效应管Q6的漏源阻值,差值并经分压,分压点电压分别经PWM转换电路转换为PWM信号,加到调压电路对超级电容1储存的电压进行粗调压、加到晶体管Q3的基极,控制超级电容2进行多余电能充电、电能不足进行放电的量,由变压器T1次级线圈、二极管D2整流后输出蓄电池充电阶段所需电压,进入电流控制电路,经电阻R16限流、三极管Q4稳压、电阻R17进一步限流后为蓄电池充电,能根据蓄电池的电压、电流进行阶段充电,既能提高蓄电池充电的速率,也不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包括与车型相适配的发电机、超级电容、蓄电池以及可以监视电池电量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在制动或惯性滑行中释放出的多余能量,并通过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超级电容中,超级电容再对蓄电池充电,用于提高续驶里程。
现有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只是简单的比较能转化的电能和蓄电池的电量,在前者小于后者时进行充电,不能根据蓄电池的电压、电流采取阶段充电,直接影响蓄电池充电的速率和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能量回收控制,不能根据蓄电池的电压、电流采取阶段充电,直接影响蓄电池充电的速率和寿命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发电机、超级电容1、超级电容2、蓄电池,所述发电机将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储存到超级电容1、超级电容2,超级电容1、超级电容2为蓄电池充电,所述超级电容1、超级电容2为蓄电池充电,受充电回收控制电路控制;
所述充电回收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电路、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采用运放AR1计算出蓄蓄电池充电阶段电压与超级电容1储存的电压的差值,差值为负时,使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2线圈得电,差值经电阻R 14、电阻R5、场效应管Q6分压,分压点电压分别经PWM转换电路,分别加到场效应管Q1、变压器T1为核心组成的调压电路进行粗调压、晶体管Q3的基极,控制超级电容2进行多余电能充电、电能不足进行放电的量,输出蓄电池充电阶段所需电压;
所述电流控制电路接收电压控制电路输出信号,经电阻R16限流、三极管Q4稳压、电阻R17进一步限流后为蓄电池充电,其中运放AR2将调压电路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与蓄蓄电池充电阶段电流对应的电压进行比较,电流高时,通过晶体管Q3的CE结并联电阻,并反向充电逐级反馈到与电阻R16并联的场效应管Q7的栅极、与电阻R17并联的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进行限流,三极管Q5用于进行扩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运放AR1计算出蓄蓄电池充电阶段电压与超级电容1储存的电压的差值,差值为负时,使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2线圈得电,差值并经电阻R 14、电阻R5、场效应管Q6分压,电阻R5、场效应管Q6源极电压经PWM转换电路转换为PWM信号,加到场效应管Q1、变压器T1为核心组成的调压电路对超级电容1储存的电压进行粗调压,由变压器T1次级线圈输出,此后经二极管D2整流后,再经晶体管Q3调压后输出,晶体管Q3调压由电阻R14、场效应管Q6漏极电压经PWM转换电路转换为PWM信号,加到晶体管Q3的基极,控制超级电容2进行多余电能充电、电能不足进行放电的量,输出蓄电池充电阶段所需电压,经电阻R16限流、三极管Q4稳压、电阻R17进一步限流后为蓄电池充电,其中运放AR2将调压电路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与蓄电池充电阶段电流对应的电压进行比较,电流高时,通过晶体管Q3的CE结并联电阻,并反向充电逐级反馈到与电阻R16并联的场效应管Q7的栅极、与电阻R17并联的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进行限流,三极管Q5用于进行扩流,能根据蓄电池的电压、电流进行阶段充电,既能提高蓄电池充电的速率,也不影响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未经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9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