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污泥深度减量化装置及其作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2966.1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2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邵春岩;赵岩;王坚;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27;C02F11/148;C02F11/15;B01D53/86;B01D53/32;B01D53/04;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16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污泥 深度 量化 装置 及其 作业 方法 | ||
1.移动式污泥深度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由运输车辆、集装箱、第一水力旋流器、第一底流缓冲罐、超声波振荡槽、调质罐、PAC加药罐、PAM加药罐、第二水力旋流器、第二底流缓冲罐、隔膜式板框压滤机、滤液缓冲槽、卸泥斗、螺旋输送机、液压站、压榨水箱、空气压缩机、PLC控制柜、车载发电机、废气净化设备、引风机组成;
所述的第一水力旋流器安装于所述的第一底流缓冲罐的顶部,其底流出口与第一底流缓冲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第一底流缓冲罐的出料口与所述的超声波振荡槽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超声波振荡槽的出料口与所述的调质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PAC加药罐和PAM加药罐的出料口均与所述的调质罐的加药口连接;所述的调质罐的出料口与所述的第二水力旋流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第二水力旋流器安装于所述的第二底流缓冲罐的顶部,其底流出口与第二底流缓冲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底流缓冲罐的出料口与所述的隔膜式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隔膜式板框压滤机的板框下方两侧设置有所述的滤液缓冲槽;所述的隔膜式板框压滤机的板框正下方设置有所述的卸泥斗;所述的卸泥斗底部设置有所述的螺旋输送机;上述所有设备与所述的液压站、压榨水箱、空气压缩机、PLC控制柜、车载发电机均集成安装于所述的集装箱内;所述的第一水力旋流器的进料口和溢流出口、第二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出口、滤液缓冲槽的出液口均通过横穿集装箱侧壁的管道与给水厂场内的污泥收集池连接;所述的螺旋输送机横穿集装箱侧壁,其出料口位于集装箱外并与密封太空袋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废气净化设备和引风机均安装于所述的集装箱顶部,并依次相连接;所述的废气净化设备的进风口与所述的集装箱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的集装箱整体安装于所述的运输车辆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污泥深度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装箱采用全封闭结构,并留有检修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污泥深度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质罐同时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并能独立控制两项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污泥深度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AC加药罐、PAM加药罐均具有计量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污泥深度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发电机采用柴油机或汽油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污泥深度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净化设备采用活性炭吸附箱、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或UV光氧催化净化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污泥深度减量化装置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装置进场及外部接口连接
首先利用运输车辆的机动性将整套装置移动至给水厂场内,并将所述的第一水力旋流器的进料口和溢流出口、第二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出口、滤液缓冲槽的出液口均通过横穿所述的集装箱侧壁的管道与给水厂场内的污泥收集池连接,同时将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密封太空袋的进料口连接;
步骤二:第一次旋流固-液分离
将污泥收集池中含水率在90%以上的原始污泥抽吸送入所述的第一水力旋流器,进行固-液分离;含固率低的溢流由溢流出口经横穿所述的集装箱侧壁的管道回流至污泥收集池,含固率高的底流由底流出口进入所述的第一底流缓冲罐,完成污泥的第一次连续动态浓缩;
步骤三:超声波振荡处理
第一次浓缩后的污泥由所述的第一底流缓冲罐的出料口进入所述的超声波振荡槽,在低强度和短时间的超声波作用下,污泥的结合水量减少,脱水性能提高,大幅节省了后续混凝/絮凝环节所需的药剂量;
步骤四:混凝/絮凝调质
超声处理之后的污泥由所述的超声波振荡槽的出料口进入所述的调质罐,同时所述的PAC加药罐和PAM加药罐将混凝/絮凝药剂以预设比例加入所述的调质罐,开启调质罐的搅拌功能,充分搅拌、混合之后,完成调质过程;
步骤五:第二次旋流固-液分离
调质后的污泥由所述的调质罐的出料口进入所述的第二水力旋流器,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含固率低的溢流由溢流出口经横穿所述的集装箱侧壁的管道回流至污泥收集池,含固率高的底流由底流出口进入所述的第二底流缓冲罐,完成污泥的第二次连续动态浓缩;
步骤六:深度脱水
第二次浓缩后的污泥由所述的第二底流缓冲罐的出料口进入所述的隔膜式板框压滤机,在两次压榨的作用下,污泥含水率降低至60%以下,并形成固化泥饼;
步骤七:滤液回流,泥饼密封
所述的隔膜式板框压滤机产生的滤液流入所述的滤液缓冲槽,并由滤液缓冲槽出液口经横穿所述的集装箱侧壁的管道回流至污泥收集池;所述的隔膜式板框压滤机产生的固化泥饼落入所述的卸泥斗,并由位于卸泥斗底部的所述的螺旋输送机送出集装箱外,进入密封太空袋,装袋密封后外运处置;
步骤八:废气处理
整个作业过程中,所述的集装箱内产生的废气在负压作用下,依次流经所述的废气净化设备和引风机,经处理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9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