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氨气或可溶性碱为原料的可溶性次磷酸盐的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6141.7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田力敏;胡学峰;曹正祥;覃吉民;徐家林;熊健军;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门安安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19/14;C01B25/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地址: | 431799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气 可溶性 原料 磷酸盐 连续生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以氨气为原料的可溶性次磷酸盐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级反应塔(3),各级所述反应塔(3)包括上、下连通设置的塔柱和塔釜,所述塔柱设置有填料,所述塔釜的上部分别设置有NH3进口、PH3进口和次磷酸盐进口,所述塔釜设置有热交换夹套,所述塔釜的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塔柱的上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塔柱的顶部设置有PH3出口,各所述溢流口分别依次连通循环泵(7)、换热器(10)和所述进液口,各级反应塔(3)的溢流口还分别连通上一级反应塔(3)的次磷酸盐进口,第一级反应塔(3)的溢流口依次连通次磷酸盐接收罐(6)和次磷酸盐输料泵(9),最后一级反应塔(3)的PH3出口连通有水封器;
氨气分配台(2),其分别连通各级反应塔(3)的NH3进口;
磷化氢稳压罐(1),其连通第一级反应塔(3)的PH3进口,其设置有N2进口;
以及一一对应各级反应塔(3)设置的若干双氧水计量供给装置,各所述双氧水计量供给装置分别连通对应的一级反应塔(3)的进液口;
所述填料为耐酸、耐碱且耐双氧水的填料与带H+的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氨气为原料的可溶性次磷酸盐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氧水计量供给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双氧水进料罐(4)、双氧水计量泵(8)和减脉冲罐(5),所述减脉冲罐(5)连通所述的进液口,所述双氧水进料罐(4)设置有夹套;
反应塔(3)的级数小于或等于8。
3.一种以氨气为原料的可溶性次磷酸盐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生产系统进行生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N2进口进N2,对系统进行氮气置换,使系统中的O2含量小于0.5%;
2)将双氧水的水溶液用次磷酸的水溶液调至pH为4-5,降温至15-25℃,在所述热交换夹套通入冷却水后,将15-25℃的双氧水通过所述双氧水计量供给装置向所述进液口进液,启动所述的循环泵(7),并通过所述热交换夹套和所述换热器(10)控制塔釜的反应温度为15-35℃;
3)通过所述磷化氢稳压罐(1)向第一级反应塔(3)的PH3进口通入PH3,然后通过氨气分配台(2)依次向各级反应塔(3)的NH3进口通入NH3,进行反应;
4)通过各双氧水计量供给装置向对应的各级反应塔(3)的塔釜添加双氧水,至各级反应塔(3)的塔釜中的双氧水量依次增加,当后一级反应塔(3)的塔釜液位高于前一级反应塔(3)的塔釜液位时,反应液依次由后一级向前一级转移,第一级反应塔(3)的塔釜的反应液溢流至所述次磷酸盐接收罐(6),得到次磷酸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氨气为原料的可溶性次磷酸盐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种原料的总摩尔比PH3: NH3:H2O2为(1.05~1.1):1: (2~2.1);
控制一级反应塔(3)的循环液的pH在5~6,控制其余各级反应塔(3)的pH在2.5~5;
通过所述热交换夹套和所述换热器(10)控制塔釜的反应温度为20-30℃;
各级反应塔(3)的反应液在循环泵(7)的强制循环下进行,每小时循环量为反应塔(3)贮料量的3倍以上,并在反应塔(3)中与PH3进行逆流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门安安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门安安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1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