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实现智能电网电力巡检机器人远程避障的方法、避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7484.5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嵩;李凡;欧阳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杰启科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朗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19 | 代理人: | 王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现 智能 电网 电力 巡检 机器人 远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实现智能电网电力巡检机器人远程避障的系统及方法,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力巡检机器人,所述电力巡检机器人顶部安装有可360°拍摄得的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多个固定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固定图像采集装置分散设置在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工作场所,用于采集所述工作场所的工作场景;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电力巡检机器人和固定图像采集装置通过5G通信网络通讯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接收电力巡检机器人和固定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并向电力巡检机器人发送信息。本发明还公开基于5G实现智能电网电力巡检机器人远程避障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实现智能电网电力巡检机器人远程避障的方法及系统,增强电力巡检机器人在避障处理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5G实现智能电网电力巡检机器人远程避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远距离电能传输依赖于特高压输电线路,从特高压的电能到居民可以使用的市电需要经过变电站的转换,此环节在电力传输链路中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因此需要对转换过程进行密切监测。传统的方案是由专门的人员对变电站进行巡检,但复杂的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及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使得企业越来越倾向使用机器人对变电站进行巡检。机器人自主巡检需要完成路径的规划控制、异常状况的识别等,因变电所工作环境复杂,假如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故障,导致机器人误触变电所的开关或把线路短路,引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需要对机器人引入高可靠性的避障机制。但受限于机器人结构的可靠性、机器人本体上控制器的算力及现有避障技术水平,机器人如果只在本地进行避障处理的,还存在一定避障不成功的概率,为保障避障的可靠性,避障的控制需全权交给控制人员掌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力巡检机器人依靠自身进行避障成功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5G实现智能电网电力巡检机器人远程避障的方法,增强电力巡检机器人在避障处理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5G实现智能电网电力巡检机器人远程避障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实现智能电网电力巡检机器人远程避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图像数据和行进数据;
步骤二:分析图像数据并判断电力巡检机器人是否有碰撞风险,若判断为是,则进入步骤三;若判断为否,则进入步骤六;
步骤三:判断电力巡检机器人是否远程控制位已置位,若判断为是,则进入步骤五;若判断为否,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给电力巡检机器人发送远程控制位置位指令,进入步骤五;
步骤五:根据图像数据和行进数据,获得电力巡检机器人的避障路线,并根据所述避障路线向电力巡检机器人发送行进指令;并重复步骤一到步骤五,
步骤六:判断远程控制位置位是否为置位状态,若判断为是,则进入步骤七;若判断为否,则进入步骤一;
步骤七;向电力巡检机器人发送远程控制位清零指令,然后进入步骤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二、步骤三、步骤五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判断也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地工作人员人工判断。优选地,所述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五通过控制中心地工作人员人工判断和处理。
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还包括判断电力巡检机器人5G通讯是否正常,若判断为是,则继续判断电力巡检机器人是否远程控制位已置位;若判断为否,则输出电力巡检机器人异常的信息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图像数据包括电力巡检机器人及设置在所述电力巡检机器人工作场地的固定图像采集装置的发送的图像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巡检机器人的行进数据包括电力巡检机器人的规划路线和当前行进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杰启科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杰启科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