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中间体生产的蒸馏冷却器及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7860.0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江;钟华东;荣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0 | 分类号: | B01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高分子 聚合物 中间体 生产 蒸馏 冷却器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中间体生产的蒸馏冷却器及冷却方法,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隔温层、喷头、滤台、网板和集流管,罐体为柱状罐,隔温层也为柱状罐,隔温层嵌入罐体内,隔温层与罐体上固连有进气管,进气管贯穿隔温层和罐体与喷头相连,喷头位于隔温层内,进气管内流动有‑100℃~‑125℃的氮气;滤台固连在隔温层下部,滤台中部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流孔,网板铺设在滤台上端面,网板网孔口径小于流孔口径,集流管固连在滤台底端面,集流管抵接在罐体底部,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且对正己烷和甲醇的提纯度更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中间体生产的蒸馏冷却器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聚合物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水溶性聚合物大类,在石油化工、造纸、纺织印染、日用化学品,特别是作为絮凝剂在水处理、污淤泥脱水等领域有心较高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前景较好。高分子聚合物生产方式以季铵盐、季鏻盐和季锍盐等阳离子单体聚合为主,其中DAC类阳离子聚合物形成絮团的机械力经受性远优于DMC类絮凝剂,是目前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高分子絮凝剂产品。DA是目前生产DAC类阳离子聚合物的主要中间体,DA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后面DAC类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的产品质量及收率,而DA产品质量取决于酯化反应的生产装置。
由于国内实现DA工业化生产的成套装置较少,对比现有的装置存在着单体反应釜反应深度不够、催化剂及装置中间产物分离精度与回收率低、自动化控制水平低,连续生产能力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特别是中间产物的分离精度上普遍交低,如果采用化学方法,如通过投放反应物将除中间产物之外其他的物料进行沉淀或汽化分离,虽然能够提高分离精度,但是投放反应物的成本较高,甚至会超过中间产物自身能够创造的商业价值。但是单纯依靠物理方法,例如利用溶解度不同的水洗法,在水流动的过程中还是会带走一些杂质液体,导致分离精度并不高。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中间体生产的蒸馏冷却器及冷却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中间产物分离精度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中间体生产的蒸馏冷却器,包括罐体、隔温层、喷头、滤台、网板和集流管,罐体为柱状罐,隔温层也为柱状罐,隔温层嵌入罐体内,隔温层与罐体上固连有进气管,进气管贯穿隔温层和罐体与喷头相连,喷头位于隔温层内,进气管内流动有-100℃~-125℃的氮气;滤台固连在隔温层下部,滤台中部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流孔,网板铺设在滤台上端面,网板网孔口径小于流孔口径,集流管固连在滤台底端面,集流管抵接在罐体底部。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罐体顶部固连有进料口,进料口与隔温层内腔相通;罐体底部固连有出料口,出料口与集流管相通。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隔温层顶部高度低于罐体内腔高度,隔温层顶部固连有管状的接头,接头与进料口相连;进料口和接头内流动有含有正己烷和甲醇的混合液。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隔温层顶部一侧固连有抽气管,抽气管贯穿罐体伸出罐体外,抽气管连接在回收罐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集流管为倒圆台壳体,集流管顶部外径与滤台外径相同,集流管底部端口与出料口抵接且集流管底部口径等于出料口口径。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滤台采用与隔温层相同材质制成的圆盘状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中间体生产的蒸馏冷却器的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