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9933.X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财;龚晓森;许常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康士力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A23F3/10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慈程麟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城厢***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龙 红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晒青通过专用的多功能摊平机可以对茶叶进行摊开和翻动晾晒,可以使茶叶充分均匀的萎凋,降低茶汤的苦涩味,增进醇和爽口;本发明生产工序中还采用了低温发酵技术、酶加工技术和二次加工方法,经过多次发酵和烘干有效保持了茶叶中的生物酶不被氧化,可使茶叶保留了一定的新鲜度,避免了活性酶氧化,从而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得到降低咖啡因的乌龙红茶,且茶叶经过多糖水解酶和单宁酶的浸提加工后,水浸出物和和茶黄素含量提高,能显著促进茶叶中有益成分的转化,并保持茶叶的活性物质以保证风味,提升茶叶的品质和附加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乌龙茶通常是半发酵茶,在发酵的过程中,茶叶中的内含化学物质发生了不少转化,茶性也渐渐变得较为温和,对肠胃没有太大的刺激性,具有良好的养胃护胃的功效,对于降脂、降压、降血糖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红茶为全发酵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茶鲜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了—系列的酶促化学变化,茶多酚被氧化、聚合形成分子量巨大的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茶红素类和茶黄素类是红茶的特征性物质,其含量的高低影响茶叶的品质及风格。同时,茶红素类和茶黄素类是红茶中最为主要的有效成分,红茶表现出很好的生理活性。现有的传统红茶制作工艺常规工序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为了提高红茶自身的茶香,进一步提高红茶品质,可以在烘干后进行提香处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茶叶香气和滋味浓度,但是,这种提香处理容易使茶叶发生焦煳,影响茶叶自身香气;也会降低茶红素和茶黄素的含量,影响茶叶的品质的同时也会使茶叶的汤色发褐、发黑,同时又会破坏茶叶自身的游离氨基酸。为此,研发独特红茶的制作工艺及加工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取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提高红茶品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青:采摘茶树的鲜叶,留下鲜叶的一芽二叶或者一芽三叶;
(2)晒青:使用多功能摊平机将茶叶摊开,并控制茶叶叠加的厚度为3~5cm,所述多功能摊平机包括机架和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可转动框架,所述可转动框架上设有可折叠晾晒架和折叠展开驱动机构,所述可折叠晾晒架由若干组成对设置的夹层网板单元串联铰接而成,所述夹层网板单元包括U形支撑架和两个固定网,两个固定网分别固定安装在U形支撑架的两侧,两个固定网之间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茶叶的夹层腔,所述U形支撑架的一端形成连通夹层腔的进出料口,所述折叠展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可折叠晾晒架的夹层网板单元进行垂直折叠和水平展开,当所述夹层网板单元处于垂直折叠状态时,所述进出料口在垂直方向上且朝上设置,此时可以将需要晾晒的茶叶倒入所述夹层腔中,或者调整所述可转动框架的角度使所述进出料口的方向朝下,将晾晒好的茶叶进行倒出,当所述夹层网板单元处于水平展开状态时,同组的两个所述进出料口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接,此时可以通过摆动所述可转动框架来振动茶叶的实现摊平,茶叶在阳光下晒青0.3-0.6h,期间可以通过所述可转动框架翻动茶叶5-30次,直至茶叶中的水分剩60%~80%,手捻不易断为宜;
(3)摇青与凉青:在室内环境下使用所述多功能摊平机把茶叶摊凉0.4~0.8h后,然后摇青装置进行摇青;
(4)揉捻:使用揉捻装置将摇青后的茶叶揉捻0.5~1.5h;
(5)匀堆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置所述发酵是将茶叶装入发酵室内发酵5.0~8.0h,发酵室的湿度为75%~80%,温度为26℃~35℃,茶叶摊开厚度为3~8cm;
(6)一次烘干:将茶叶放入烘干装置内烘烤1.0~2.0h,烘烤温度为65℃~80℃,直至茶叶中的水分重量剩3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康士力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康士力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9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长效脱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弹性托盘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