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0958.1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堃;邹杰;万中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5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汽车 外饰板 热压 装置 | ||
1.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底座(1),其上设置塑形底模(103),塑形底模(103)用于放置碳纤维预浸料;
环形密封座(2),其环绕设置于所述塑形底模(103)的外侧;以及
环形压封座(4),其设置成相对于环形密封座(2)可移动,且由环形压封座(4)与环形密封座(2)相配合夹持包裹碳纤维预浸料的密封膜(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中心处设置有模具安装槽(101),所述模具安装槽(101)的中间设置有嵌合连接块(102),所述模具安装槽(101)的内侧嵌合设置有所述塑形底模(103),所述塑形底模(103)的中间设置有嵌合连接槽(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压座(3),所述环形压封座(4)设置于移动压座(3)上,移动压座(3)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所述移动压座(3)上设置有导向套筒(301),所述导向套筒(301)的中间嵌套设置有导向柱(302),所述移动压座(3)与液压伸缩杆(303);移动压座(3)通过导向套筒(301)与导向柱(302)之间滑动连接,导向柱(302)的竖直中心线与环形密封座(2)的上表面之间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粘接纹(201),环形密封座(2)上设置有连通套筒(202),连通套筒(202)与抽气连接管(203)连接,抽气连接管(203)上设置有密封阀门(204),所述环形密封座(2)内侧与所述环形密封座(2)外侧通过所述抽气连接管(203)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封座(4)的下表面设置有热压熔接面(401),所述热压熔接面(401)上设置有电热丝(402),所述热压熔接面(401)与所述环形密封座(2)的上表面之间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嵌合槽(5),环形嵌合槽(5)环绕设置于所述环形压封座(4)的外侧,所述环形嵌合槽(5)上设置有环形移动座(502),所述环形移动座(502)与复位弹簧(501)连接,所述环形移动座(502)上设置有环形裁切刀(503)和压动凸轮(504),所述压动凸轮(504)与凸轮电机(50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裁切刀(503)通过所述环形移动座(502)与所述环形嵌合槽(5)滑动连接,所述环形移动座(502)的顶面与所述压动凸轮(504)的外侧轮面之间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存卷辊(6)和收纳卷辊(7),所述移动压座(3)位于储存卷辊(6)和收纳卷辊(7)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卷辊(6)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收纳卷辊(7)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储存卷辊(6)的轴端设置有传动皮带轮(602),所述传动皮带轮(602)的外侧设置有同步皮带(603),所述驱动皮带轮(701)通过所述同步皮带(603)与所述传动皮带轮(602)之间同步传动连接,所述收纳卷辊(7)的轴端设置有驱动皮带轮(701),所述驱动皮带轮(701)的轴端设置有驱动电机(70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601)的后端卷绕设置于所述储存卷辊(6)的外侧,所述密封膜(601)的前端卷绕设置于所述收纳卷辊(7)的外侧,所述密封膜(601)的底面与所述环形密封座(2)的上表面之间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09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