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2132.9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石晓强;李福刚;朱为宏;郭志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普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0/06;C08F226/06;G01N33/533;G01N33/54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荧光微球表面含有羧基且所述荧光微球的共聚单体包括聚集诱导发光单体,所述聚集诱导发光单体包括分子末端带有可聚合双键的喹啉腈衍生物;
所述分子末端带有可聚合双键的喹啉腈衍生物为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n为1-20的整数,R选自氨基或者N,N-二烷基胺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烷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集诱导发光单体的含量占共聚单体的总质量的0.5%~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聚单体还包括苯乙烯类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类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荧光微球的平均粒径为60纳米~30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微球,其特征在于,
所述荧光微球经5天加速稳定性测试,荧光强度的下降低于20%。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进行共聚单体的聚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将苯乙烯类单体、聚集诱导发光单体溶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加入共聚乳化剂和pH调节剂,加入引发剂的水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反应,然后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升温继续反应;进一步地,(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含量占共聚单体的总质量的3%~8%,分子末端带有可聚合双键的喹啉腈衍生物的含量占共聚单体的总质量的0.5%~8%。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微球或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荧光微球在制备基于免疫层析技术的体外诊断试剂盒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普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上海奥普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1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