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鞋底生产方法、充气鞋底及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2970.6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如;孙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6;B29C45/34;A43B13/20;B29L3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江海浪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鞋底 生产 方法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鞋底生产方法、充气鞋底及模具,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第一次合模,依次压合上模、中模和下模,使得上模与中模之间形成第一型腔,中模与下模之间形成第二型腔。在注胶之前,控制合模参数为预设参数,并对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抽真空,为注胶操作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抽真空后,分别对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注胶,预成型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接着,开模取出中模,使得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之间能形成空腔;然后,在第一鞋部或者第二鞋部上放置气门嘴;放置后,进行二次合模,维持合模参数,并通过气门嘴向空腔内充气,形成压力支撑,使得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压合成鞋坯;最后,开模取出鞋坯,并对鞋坯加工以制备出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底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充气鞋底生产方法、充气鞋底及模具。
背景技术
充气鞋底内部通常采用中空充气结构设计,利用鞋底跟部充气结构来调整鞋底,以达到最合适的舒适度。同时相比于传统实心鞋底,其重量更轻、减震效果更好。
在制作充气鞋底过程中,传统工艺通常为多步骤组合方式:首先制作空气包层;再制作鞋底套;最后,将空气包层粘接在鞋底套上,并将橡胶底粘接在空气包层上,鞋底套的顶部粘接有面盖层。然而这种制作工艺工序繁多,操作困难,导致充气鞋底制作效率较低;同时,耗材较多,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充气鞋底生产方法、充气鞋底及模具,工序简洁、操作便利,制作效率高;同时,耗材较少,制作成本低。
一种充气鞋底生产方法,所述充气鞋底生产方法的步骤包括:一次合模动作,使得上模和下模分别与中模之间形成第一型腔、第二型腔;控制合模参数为预设参数,并对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内抽真空;分别对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内注胶,以使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内分别预成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停止抽真空操作;开模取出所述中模,以使所述第一鞋部和所述第二鞋部之间形成空腔;在所述第一鞋部或者所述第二鞋部上放置气门嘴;二次合模动作,维持所述合模参数,通过所述气门嘴向所述空腔内充气以形成压力支撑,使得所述第一鞋部和所述第二鞋部压合成鞋坯;开模取出所述鞋坯,并加工为成品。
上述的充气鞋底生产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第一次合模,依次压合上模、中模和下模,使得上模与中模之间形成第一型腔,中模与下模之间形成第二型腔。在注胶之前,控制合模参数为预设参数,并对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抽真空,为注胶操作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抽真空后,分别对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注胶,预成型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接着,开模取出中模,使得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之间能形成空腔;然后,在第一鞋部或者第二鞋部上放置气门嘴;放置后,进行二次合模,维持合模参数,并通过气门嘴向空腔内充气,形成压力支撑,使得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压合成鞋坯;最后,开模取出鞋坯,并对鞋坯加工以制备出成品。由此可知,本充气鞋底生产方法采用两次合模方式,即一次合模时预成型具有空腔的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二次合模时对第一鞋部和第二鞋部进行充气和压合,如此只需在同一模具上完成一系列操作,无需多段工序中拼接组装,大大简化鞋底生产工序、使得生产操作更加便利,有效提高制作效率。同时,鞋底制作过程中废料产生较少,制作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模取出所述中模的步骤,包括:打开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分离所述中模;利用所述中模的相对两侧的模芯,使得所述第一鞋部和所述第二鞋部上分别留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压合能形成所述空腔;利用所述中模上的预留凸位,使得所述第一鞋部和/或所述第二鞋部上留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容置槽,以供气门嘴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次合模动作的步骤,包括:闭合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使得所述第一鞋部上的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鞋部上的第二凹部压合成所述空腔;控制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留有开口,以使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向所述开口通气,通过所述气门嘴以使所述空腔内形成压力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