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4087.0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魏鑫;潘亚男;司梦雅;涂海欣;张珍岩;银仁莉;王裕文;李沛然;林泽;王振;焦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文俊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脊液 烟碱 杀虫剂 及其 代谢 产物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脑脊液中加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内标物后再与甲酸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通过固相萃取小柱,然后使用甲醇洗脱,再将洗脱液使用甲醇水溶液进行复溶;对复溶后的溶液进行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检测。本发明的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重复性好的固相萃取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物,利用同位素标记物方法,实现对样品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物定性、定量测定,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数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选择型好且对哺乳动物低毒性的广谱杀虫剂,该类杀虫剂的靶标为烟碱型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主要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发以来,全世界140个国家广泛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目前占全球农药市场的25%以上。基于其优越的杀虫性能及选择性毒性,该类杀虫剂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而且在家居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如草坪、家庭花园维护管理、牲畜和宠物除虫等。新烟碱杀虫剂全球范围的应用,已导致其残留于多种环境样品中,如土壤、室内灰尘、水体环境和食品等,人体尿液和血液中也有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报道,检出率高达63-100%。流行病学报道指出,新烟碱类杀虫剂人体长期暴露可能诱发先天性心脏病、无脑畸形和自闭症等疾病。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新烟碱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数量有限(6~8),操作较为繁琐,定量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新烟碱杀虫剂的标靶受体性质,该类物质极有可能进入脑部影响神经系统,动物实验已验证高浓度啶虫脒、噻虫胺暴露可导致其残留于脑部组织中。为了准确定性、定量新烟碱类杀虫剂在人体脑脊液中的残留,急需一种简单便捷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在脑脊液中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脑脊液中加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内标物后再与甲酸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通过固相萃取小柱,然后使用甲醇洗脱,再将洗脱液使用甲醇水溶液进行复溶;
对复溶后的溶液进行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检测。
优选的是,所述的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检测条件为:选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为高效液相色谱柱,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柱的长度为100mm、内径为2.1mm、填料颗粒直径为1.7μm;采用正负离子模式收集数据,串联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检测条件为:碰撞气10psi,气帘气35psi,离子喷雾电压4000V,离子源温度650℃,离子源气体1和2均为70psi;负离子模式检测条件为:碰撞气8psi,气帘气30psi,离子喷雾电压-4500V,离子源温度600℃,离子源气体1和2分别为70psi和50psi。
优选的是,所述的脑脊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洗脱,梯度洗脱程序具体为:
时刻0min:采用体积比为5:95的乙腈和甲酸水溶液组成的混合液做流动相,流速为0.35mL/min;
时刻0.6min:采用体积比为5:95的乙腈和甲酸水溶液组成的混合液做流动相,流速为0.35mL/min;
时刻4min:采用体积比为99:1的乙腈和甲酸水溶液组成的混合液做流动相,流速为0.35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4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