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组车体面罩的三维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2835.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庄晓忠;朱文战;陈刚辉;张可可;谭旺有;褚玉佳;候建芬;谈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1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车体 面罩 三维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车体面罩的三维测量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1:在检测机上连接好追踪仪、扫描仪以及校准棒;2:进行追踪仪的校准;3:完成扫描仪的校准;4:在追踪仪能观察到扫描仪的前提下,保持扫描仪与待测车体面罩一定距离,匀速移动扫描仪,通过扫描仪投影到待测车体面罩的激光线来完成检测机对数据的采集;5: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检测机,再将车体面罩的设计图纸导入检测机进行数据对比,完成尺寸的检测。对比传统检测方式,该测量方法能快速且精准地获取复杂结构工件的检测结果,而且方便数据备份归档,有效减少测量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测量方法,特别是一种动车组车体面罩的三维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为了降低在高速行进时产生的风阻,一般车辆头部设计有较多复杂的曲面,表面轮廓度是地铁新造或检修经常需要测量的重要参数。目前在对动车组车体面罩各种尺寸进行测量时,常使用卷尺进行测量。由于该面罩为曲面,卷尺无法保证基准点之间垂直距离,需反复测量,测量效率低且测量值存在较大误差。特别是对于曲面的参数控制,传统测量只能用产品检具做检测,检具也肯能有磨损而导致检测存在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制造方法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减少测量误差的动车组车体面罩的三维测量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车组车体面罩的三维测量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在检测机上连接好追踪仪、扫描仪以及校准棒;
步骤S2:根据要求摆放好追踪仪,按照检测机的提示,手持校准棒,走到特定位置以及摆放特定角度进行追踪仪的校准;
步骤S3:按照检测机的提示,手持扫描仪摆放到校准棒校准的位置,完成扫描仪的校准;
步骤S4:在追踪仪能观察到扫描仪的前提下,保持扫描仪与待测车体面罩一定距离,匀速移动扫描仪,通过扫描仪投影到待测车体面罩的激光线来完成检测机对数据的采集;
步骤S5: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检测机,再将车体面罩的设计图纸导入检测机进行数据对比,完成尺寸的检测。
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机内置有快门参数调整模块,用于抵消黑色、反射和透明物体对测量的影响。
进一步改进:所述扫描仪上设置有调节激光线的强度按钮。
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机内置有偏差色谱图模块,采用色差来直观表示测量出来的车体面罩与设计图纸的数据偏差。
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机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车体面罩进行3D尺寸的测量。
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机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车体面罩进行形位公差的测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三维测量方法能快速且准确地获取待测车体面罩的三维模型,然后在检测机中输入设计图纸即可获取所需要的检测结果。对比传统检测方式,该测量方法能快速且精准地获取复杂结构工件的检测结果,而且方便数据备份归档,有效减少测量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车组车体面罩的三维测量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在检测机上连接好追踪仪、扫描仪以及校准棒;
步骤S2:根据要求摆放好追踪仪,按照检测机的提示,手持校准棒,走到特定位置以及摆放特定角度进行追踪仪的校准;
步骤S3:按照检测机的提示,手持扫描仪摆放到校准棒校准的位置,完成扫描仪的校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2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