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8728.8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祥生;肖寒;吴洋;万元元;彭菲菲;陈强;项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5 | 代理人: | 廖明亮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镁合金 成形 方法 | ||
1.一种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加热后的环扎坯圈转移至环轧机上就位,将低电压加热装置的正极导电部(5)与负极导电部(4)接入环扎坯圈,使正极导电部(5)、负极导电部(4)分别与环扎坯圈平稳接触;通电后,正极导电部(5)、环扎坯圈、负极导电部(4)和低电压加热装置共同形成加热回路;
开启低电压加热装置,使环扎坯圈通过自身的电阻进行加热;
当环扎坯圈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关闭低电压加热装置,并开始环形轧制;环扎过程中,实时监测环件(6)表面温度,一旦表面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立即开启加热装置,一旦环件(6)表面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上限时立即关闭低电压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环扎过程中,正极导电部(5)和负极导电部(4)均随着环件(6)直径的扩大而随动扩大,均随着环件(6)厚度的变小而随动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部(5)、所述负极导电部(4)均为导电轮或导电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部(5)贴靠在环件(6)内侧壁,所述负极导电部(4)贴靠在环件(6)外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部(5)贴靠在环件(6)上表面,所述负极导电部(4)贴靠在环件(6)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导电部(5)与所述负极导电部(4)之间设置有绝缘弹簧,绝缘弹簧上端通过绝缘弹簧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正极导电部(5),绝缘弹簧下端通过绝缘弹簧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负极导电部(4),且环扎坯圈的厚度等于绝缘弹簧处于自由状态下的长度,环件(6)成品厚度等于绝缘弹簧被所述正极导电部(5)下压至极限位置时的长度,所述极限位置是指仅通过所述正极导电部(5)的重力将绝缘弹簧下压到的最大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扎坯圈两侧均设置有绝缘弹簧,包括第一绝缘弹簧(3)和第二绝缘弹簧(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薄壁镁合金环件上表面为斜面时,在靠近斜面低点一侧的绝缘弹簧上设置有配重块,以使所述正极导电部(5)始终贴靠在环件(6)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镁合金环件的成品内径为500-600mm、外径为700-900mm、厚度为19-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87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相对顺序对抗攻击方法
- 下一篇:制备无外源性污染物植物提取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