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0318.6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明;刘振飞;张健光;冯锦云;叶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B05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陈彦朝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雾化 水柱 产生 回流 实现 循环 杀菌 方法 | ||
1.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雾化装置将雾化区(1)的水进行雾化,同时利用雾化装置中的超声波雾化片(2)的机械能量将雾化区(1)的水形成倾斜水柱;
步骤2:所述倾斜水柱依次流入回流区、紫外线杀菌区(3),并经过紫外线杀菌后回流至雾化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1)、所述回流区及所述紫外线杀菌区(3)均设置在壳体(4)内,所述回流区与所述雾化区(1)之间设置挡水墙(5),所述挡水墙(5)将所述回流区与所述雾化区(1)分隔开,所述回流区包括循环区(6)与补水区(7),所述循环区(6)一侧与所述壳体(4)内壁连接,所述循环区(6)另一侧与所述补水区(7)一侧连通,所述补水区(7)另一侧与所述紫外线杀菌区(3)一侧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区(3)另一侧与所述雾化区(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区(6)高度大于所述补水区(7)高度,所述补水区(7)高度大于所述紫外线杀菌区(3)高度,所述紫外线杀菌区(3)高度高于所述雾化区(1)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倾斜水柱先流入所述循环区(6)内,然后从所述循环区(6)流入所述补水区(7)内,再从所述补水区(7)流入所述紫外线杀菌区(3)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设置在所述雾化区(1),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与所述壳体(4)底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1)设置出风柱(8),所述出风柱(8)下端与所述壳体(4)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出风柱(8)上端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柱(8)内设置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杀菌区(3)设置紫外线灯(9),所述紫外线灯(9)用于对通过所述紫外线杀菌区(3)的水流杀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雾化水柱产生的回流水实现循环水杀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1)内还设置导向管(10),所述导向管(10)位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上方,所述导向管(10)对所述倾斜水柱有导向作用,所述导向管(10)能够将所述倾斜水柱引导入所述循环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3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