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铜板印刷方法及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8356.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锋;王延立;郭小青;何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恩电子(大亚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2 | 分类号: | H05K3/02;H05K1/0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板 印刷 方法 油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铜板印刷方法及油墨,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磨板:将厚铜板进行磨板处理;步骤2,第一次印刷:采用专配油墨,对厚铜板进行第一次印刷;步骤3,静置:将厚铜板进行静置T1时间;步骤4,第一次预烤:在K1温度下,对厚铜板进行预烤T2时间处理;步骤5,第二次印刷:采用常规油墨,对厚铜板进行第二次印刷;步骤6,第二次预烤:将第二次印刷的厚铜板在K2温度下,进行预烤T3时间处理;步骤7,曝光:对厚铜板进行曝光处理;步骤8,显影:对曝光的厚铜板进行显影处理;步骤9,后烤:在K3温度下,对厚铜板进行后烤T4时间处理。本发明生产流程时间缩短为4小时,提升了生产效率,不存在开窗重叠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铜板印刷方法及油墨。
背景技术
厚铜板的铜层,其铜厚度≥3盎司(OZ),为了减少油墨线间气泡、起皱等问题,现有的厚铜板印刷工艺流程是:磨板→印刷→静置(20min)→预烤(75℃,40min)→曝光→显影→后烤(150℃,20min)→二次磨板→二次印刷→二次预烤(75℃,40min)→二次曝光→二次显影→二次后烤(150℃,60min)→下工序。用了两次印刷两次曝光工艺,总时长8小时。
现有的厚铜板印刷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1)容易造成PAD(即焊盘)开窗位重叠;
(2)生产流程长而繁琐,生产效率低;
(3)产品不良率高。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我们发明了一种厚铜板印刷方法及油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厚铜板印刷工艺,存在容易造成焊盘开窗位重叠、生产流程长而繁琐,生产效率低,产品不良率高的问题。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厚铜板印刷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 磨板:将待印刷的厚铜板进行磨板处理;
步骤2,第一次印刷:采用专配油墨,对厚铜板进行第一次印刷;
步骤3,静置:将第一次印刷的厚铜板进行静置T1时间;
步骤4,第一次预烤:在K1温度下,对厚铜板进行预烤T2时间处理;
步骤5,第二次印刷:采用常规油墨,对厚铜板进行第二次印刷;
步骤6,第二次预烤:将第二次印刷的厚铜板在K2温度下,进行预烤T3时间处理;
步骤7,曝光:对第二次预烤的厚铜板进行曝光处理;
步骤8,显影:对曝光的厚铜板进行显影处理;
步骤9,后烤:在K3温度下,对厚铜板进行后烤T4时间处理;
步骤10,转下道工序处理。
所述专配油墨的配比如下:
常规油墨 90%;
消泡剂 3%;
流变剂 5%;
流平剂 2%。
进一步地,所述常规油墨中含有固化剂。所述第一次印刷使用43T网版进行印刷。
进一步地,所述T1时间为1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K1温度为90℃,所述T2时间为5分钟。
进一步地,K2温度为75℃,所述T3时间4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K3温度为150℃,T4时间为6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厚铜板的铜层厚度≥3盎司。
一种厚铜板印刷油墨,用于上述一种厚铜板印刷方法的专配油墨,按照以下配比配制:
常规油墨 90%;
消泡剂 3%;
流变剂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恩电子(大亚湾)有限公司,未经智恩电子(大亚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