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多角度立体式喇叭音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8947.3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施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凯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角度 立体 喇叭 音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多角度立体式喇叭音箱,包括汽车盖板,汽车盖板的外表面中部向内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置有对称分布于活动槽两侧壁面上的弹出机构;固定连接于弹出机构上端的固定架;设置于固定架上的喇叭转动机构,喇叭转动机构上安装有立体式喇叭,其内部安置有电缆,电缆与汽车电源开关连接;当电源开关打开时,电缆通电使喇叭转动机构带动立体式喇叭来回转动。打开喇叭开关,使得电缆中流过电流,当电流流过喇叭转动机构时,喇叭转动机构开始转动,在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又反向转动,如此循环,喇叭转动机构带动立体式喇叭转动,该装置可在使用喇叭时,使喇叭来回转动,提高车内乘坐人员的收听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多角度立体式喇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多角度立体式喇叭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优秀快捷的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听的音乐则是高品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在开车时通常都会打开音箱进行收听。在汽车内部空间里,为了方便坐在不同位置的人员都能清晰收听到喇叭发出的声音,会在汽车内部不同位置分别安装喇叭。
目前市场的车载喇叭,喇叭是嵌合固定在汽车内部板壳中的,因而其角度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转动,导致喇叭发出的声音只朝向一个方向,对于车内承载人员来说,其视听效果不够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多角度立体式喇叭音箱,在使用时打开喇叭开关,使得电缆中流过电流,当电流流过喇叭转动机构时,喇叭转动机构开始转动,在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又反向转动,如此循环,喇叭转动机构带动立体式喇叭转动,该装置可在使用喇叭时,使喇叭来回转动,加强声音立体环绕感,提高车内乘坐人员的收听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多角度立体式喇叭音箱,包括汽车盖板,所述汽车盖板安装于汽车内部顶端,所述汽车盖板的外表面中部向内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对称分布于活动槽两侧壁面上的弹出机构;固定连接于弹出机构上端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喇叭转动机构,所述喇叭转动机构上安装有立体式喇叭,其内部安置有电缆,所述电缆与汽车电源开关连接;当汽车电源开关打开时,电缆通电使喇叭转动机构带动立体式喇叭来回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为倒U型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两个弹出机构相连,且宽度小于弹出机构的宽度,并与弹出机构之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喇叭转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嵌合在两个凹槽内的第一磁铁板、第二磁铁板,所述第一磁铁板、第二磁铁板的磁性相反,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转动框,所述转动框为线圈制成的框架,其内紧密镶嵌有第三磁铁板、第四磁铁板,所述第三磁铁板、第四磁铁板磁性相反,且其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外壁中部开设有呈环形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杆在转动槽内转动,且其顶端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立体式喇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槽的两侧间隔、且对称设置有开设于汽车盖板内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自汽车盖板的外表面向内延伸,其下方连接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靠近固定架的一侧连接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与活动槽相接,所述条形槽、方形槽、伸缩槽连通,其内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与弹出机构卡合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位机构包括竖直穿设于条形槽内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延伸至汽车盖板的外部,下端延伸至方形槽内,且底端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与伸缩槽的底端槽壁相连接,所述方形槽的外表面下端上通过固定轴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位于伸缩槽内,其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外表面边缘处通过连接轴铰接有白杆,所述白杆上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设有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对称固定于活动槽两侧壁面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架,且其宽度大于固定架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凯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凯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