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柱内镜下可撑开、可回收椎间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5017.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8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辛志军;向少杰;李进;剧松立;毛启明;陶功稆;冯新文;张西峰;廖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张小娟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内镜下可 撑开 可回收 融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内镜下可撑开、可回收椎间融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植入框架、设置在植入框架上的安装管、设置在植入框架内的植入腔以及设置在植入框架两侧并与植入框架滑动连接的撑块,所述撑块的底端设有第一顶出面,所述植入腔内设有与撑块滑动连接的顶块,所述顶块靠近撑块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顶出面对应的第二顶出面,所述顶块远离撑块的一端与植入框架螺纹连接,所述顶块内设有与安装管内腔以及植入腔连通的植骨孔,所述安装管内设有与植骨孔可拆卸连接的旋进杆,本发明具有体积小,植入方便,用于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术,有助于简化内镜下椎间融合术操作并提高椎间融合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镜下可撑开、可回收椎间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髓核及椎体附件结构退变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局部疼痛及神经损伤症状。其致病机制复杂、患病率高、患病人群广,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多发病。该类疾患的手术治疗以开放术式为主,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手术花费高。外科手术微创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主流发展方向,内镜技术是实现脊柱手术微创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理念逐渐被大众熟知,多数患者更愿意接受微创手术。
脊柱内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充分显示出创伤小、疗效佳、恢复快、费用低、痛苦少等巨大优势,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已成为脊柱外科技术微创化的重要手段。目前脊柱微创椎间融合主要采用经皮内镜辅助下椎间融合器植入技术,指在经皮内镜下完成神经结构减压、椎间隙及终板清理、椎体间植骨并植入椎间融合器完成椎体间融合的微创手术技术。主要适应症有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终板炎、腰椎不稳症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等。
而不同椎间融合植入物的形状与结构影响其功能性,例如主流子弹头型融合器,该主流子弹头型融合器除前后端两面,其余四面均为镂空设计,融合器内部中空。该类融合器的优势为:内部中空外部镂空设计,易于植骨,使融合器植入后,更好地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椎间融合器内骨与椎体骨更易解除,但其劣势也较为显著,即该类型融合器的高度固定,不能适应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在不同的椎间隙高度中需要应用不同规格的椎间融合器,种类复杂,增加手术难度,需要较长手术时间,手术过程繁复。又例如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其特点为:可实现融合器主体的平行撑开功能,也可垫升高度或面积,可适应一定范围内的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或面积。该类可膨胀融合器的劣势为:该类融合器主体虽可适应不同节段椎间隙高度或面积,但撑开高度范围有限,且体积普遍较大,更普遍适用于开放性手术,较大体积融合器对关节突和椎间盘纤维环等原有稳定结构破坏过多而造成脊柱不稳,术后必须加钉棒进行固定,不仅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费用,同时对神经根损伤的概率也较大,并且不可回收。
同时,现有融合器连接组件间隙过大,存在支撑平台容易摇摆的缺点;以及融合器支撑平台的梯形设计,存在融合器支撑平台侧面与融合器外壳接触面过小的缺点,导致融合器在进行开合动作时稳定性差,影响植入效果,并且其与脊柱椎体接触面积小,稳定性较低,并且不能实现植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脊柱内镜下可撑开、可回收椎间融合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脊柱内镜下可撑开、可回收椎间融合装置,包括植入框架、设置在植入框架上的安装管、设置在植入框架内的植入腔以及设置在植入框架侧面并与植入框架滑动连接的撑块,所述撑块的底端设有第一顶出面,所述植入腔内设有与撑块滑动连接的顶块,所述顶块靠近撑块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顶出面对应的第二顶出面,所述顶块远离撑块的一端与植入框架螺纹连接,所述顶块内设有与安装管内腔以及植入腔连通的植骨孔,所述安装管内设有与植骨孔可拆卸连接的旋进杆。
作为优选,所述植入框架的各个边侧均设有与植入腔连通的植骨洞。
作为优选,所述撑块外侧和植入框架外侧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5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