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造影建议投射角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5031.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曾智敏;张海波;马琛明;方桧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微摹心数据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主动脉 置换 造影 建议 投射 角度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造影建议投射角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主动脉瓣的三维医学图像数据;提取主动脉瓣三个窦的窦底坐标;识别三个窦的窦底名称,分别为左冠窦窦底、右冠窦窦底及无冠窦窦底,分别标记三个窦底坐标;在三个窦的窦底位于第一特定位置的第一模式下自动计算左/右前斜角度和头/足位角度θ1;在三个窦的窦底位于第二特定位置的第二模式下自动计算左/右前斜角度和头/足位角度θ2。该方法提高了确定建议投射角度的准确度,缩短了术中调整时间,有利于提高TAVR手术的效率和改善术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造影建议投射角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从而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
在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合适的植入位置和深度可以减少并发症,如传导阻滞、瓣周漏、栓塞、瓣膜返流和冠脉栓塞等。
为了在合适的位置和深度植入主动脉瓣,在术中需要通过血管造影进行定位。而为了准确定位,C型臂采用合适的成角显得至关重要。目前通常情况下,瓣膜的定位由介入医生借助3D医学图像软件通过复杂的手动交互来确定C型臂成角。这既要求医生的有较高的软件操作经验,并且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同时手动交互也很难保证其精确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计算投射角度的方法,医生仅需根据已算出的角度直接调节C型臂即可,不仅大大减少术中操作的时间,还能够确保投射角的精度,保证造影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造影建议投射角度的计算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主动脉瓣的三维医学图像数据;
步骤2:提取主动脉瓣三个窦的窦底坐标;
步骤3:识别三个窦的窦底名称,分别为左冠窦窦底、右冠窦窦底及无冠窦窦底,将所述窦底的坐标表示为:左冠窦窦底坐标LCC(x,y,z),右冠窦窦底坐标RCC(x,y,z),无冠窦窦底坐标NCC(x,y,z);
步骤4:所述三个窦底组成虚拟瓣环平面,选取一垂直于所述虚拟瓣环平面的投影平面,所述三个窦底在该投影平面上的投影呈直线分布,且所述右冠窦窦底位于所述左冠窦窦底及所述无冠窦窦底连线的中间位置,在空间位置上,所述右冠窦窦底位于所述左冠窦窦底及所述无冠窦窦底的前方,将该模式设为第一模式,在该模式下,自动计算左/右前斜角度和头/足位角度θ1;
步骤5:选取一垂直于所述虚拟瓣环平面的投影平面,所述右冠窦窦底与左冠窦窦底在该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重合,在空间位置上,所述右冠窦窦底位于所述左冠窦窦底的前方,将该模式设为第二模式,在该模式下,自动计算左/右前斜角度和头/足位角度θ2。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医学图像数据可为任意包含人体主动脉瓣信息的医学图像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主动脉瓣窦底坐标可通过自动提取算法获取,或者通过手动选取。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三个窦底名称,可通过自动识别算法识别也可通过手动标记地方法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计算左/右前斜角度和头/足位角度θ1的方法为:
a.获取左冠窦窦底和无冠窦窦底连线的中点坐标MCC(x,y,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微摹心数据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拓微摹心数据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5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