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5342.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兵;汪亦显;欧阳继业;李健;李娴;徐健跃;郭永刚;汤瑞;王凯;钟剑;王伟;琚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42;E02D5/66;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陆娟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钢护筒 布置 临时 托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矩阵式布置的钢护筒,每行钢护筒的两侧均通过牛腿机构水平支撑布置有横向梁,且相邻两根横向梁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布置在每行钢护筒的两侧;横向梁的上端均匀布置有纵向梁,牛腿机构包括两根以上的牛腿,牛腿的上端直立布置有用于支撑对应横向梁的两个以上的卸落砂筒;每根钢护筒的相对两侧对应布置一对限位机构,通过调整一对螺母在所述螺杆上锁紧位置,调整一对限位板距离,使得一对方形垫块抵接在相邻两根横向梁的对应侧面上,因此本发明利用现有钢护筒焊接的牛腿避免了在桩身上布置预埋件,不影响桩身结构,临时托架拆除后不影响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桩承台桩基础常见于跨海跨河桥梁工程中,在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也得到广泛应用。高桩承台高于地表或水面部分施工需要搭建临时托架作为施工平台进行作业,常规方法是采用落地式托架或者锚固式托架。落地式托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常受到地形条件限制;锚固式托架需要在桩身上预埋型钢或预留槽口,通过焊接型钢作为支撑托架,安装和拆除较困难,对桩身结构受力及外观质量影响较大。两种方法所需材料耗费大,作业周期长,高空作业多,施工工艺较复杂。
钢护筒常用于桩基钻孔施工,可稳定孔壁、防止塌孔、隔离地表水,同时也可起到固定桩位的作用。此外,桩身与钢护筒之间存在摩阻力作用,二者可视为整体承力体系,能够共同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周边土体,提高桩基的承载性能。因此,能够充分利用钢护筒的承载能力,降低预埋结构对桩身的影响,减小对地形的依赖性,进一步优化承台临时托架结构,对装配工艺和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桩基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采用本方案,既避免了搭建落地式施工平台,也避免了在桩身上布置预埋件,同时所用材料皆可回收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包括矩阵式布置的钢护筒1,矩阵的每行包括两个以上的钢护筒1,矩阵的每列包括两个以上的钢护筒1;
每行钢护筒的两侧均通过牛腿机构水平支撑布置有横向梁21,且相邻两根横向梁21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布置在每行钢护筒的两侧;
所述横向梁21的上端均匀布置有纵向梁22;
每个所述牛腿机构包括两根以上的牛腿31,每根钢护筒1的相对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所述牛腿31,每根牛腿31的上端直立布置有用于支撑对应横向梁21的两个以上的卸落砂筒23;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对以上的限位机构,每根钢护筒1的相对两侧对应布置一对限位机构;
每个限位机构包括一对限位板41,一对限位板41的上部通过螺杆42连接,一对限位板41的下部对应设有一对方形垫块43,通过调整一对螺母44在所述螺杆42上锁紧位置,调整一对限位板41距离,使得一对方形垫块43抵接在相邻两根横向梁21的对应侧面上,夹紧对应的钢护筒1。
进一步,每个所述牛腿3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布置的第一层隔板311、第二层隔板312和第三层隔板313,且第一层隔板311和第三层隔板313之间依次竖直布置有第一腹板314、第二腹板315和第三腹板316,
所述第一层隔板311、第二层隔板312和第三层隔板313对应连接钢护筒1的一侧均为弧形,且和钢护筒1的外侧壁对应贴合并焊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腹板314、第二腹板315和第三腹板316等间隔固定布置,所述第一层隔板311的上端直立布置有两个以上卸落砂筒23,每个卸落砂筒23的重心垂直投影在第一层隔板311上为投影重心,且两个以上卸落砂筒23的投影重心均匀分布在第一层隔板311上。
进一步,每根所述横向梁21包括一对工字钢,且一对工字钢的两侧翼板对应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5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