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5939.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文;严朝锋;刘冰;樊涛;孙伟夫;马立云;薛青松;魏宗华;卫凯;刘强;王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7 | 分类号: | E02D29/077;E02D17/0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邵丹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大同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穿式湖域段 隧道 主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体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主体施工段落(22)、过渡施工段落(23)和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主体施工段落(22)的施工方法、过渡施工段落(23)的施工方法和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的施工方法均相同,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挖施工,并施工基底垫层:
在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由上至下逐层开挖直至基底;在逐层开挖的过程中,每层开挖结束后在两个地连墙(1)之间施工水平支撑,逐层施工的多个所述水平支撑在两个地连墙(1)之间形成水平支撑结构,之后,施工基底垫层(9);
步骤二、沿开挖方向由下至上将所述主体施工段落的横断面、过渡施工段落的横断面和所述超宽叠型施工段落的横断面均划分为多个施工层:
其中,主体施工段落(22)的横断面和过渡施工段落(23)的横断面的多个施工层结构均相同,在主体施工段落(22)和过渡施工段落(23)内,主线隧道底板(5-1)、主线隧道侧墙(5-2)和主线隧道顶板(5-3)由下至上分层施工,第一匝道底板(17-1)与第二匝道底板(18-1)同层施工,第一匝道侧墙(17-2)与第二匝道侧墙(18-2)同层施工,第一匝道顶板(17-3)与第二匝道顶板(18-3)同层施工;
其中,位于所述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内的主线隧道底板(5-1)和主线隧道侧墙(5-2)由下至上分层施工,位于所述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内的第一匝道底板(17-1)与主线隧道顶板(5-3)同层施工,位于所述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内的第一匝道侧墙(17-2)与第二匝道底板(18-1)同层施工,位于所述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内的第一匝道顶板(17-3)与第二匝道侧墙(18-2)同层施工,位于所述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内的第二匝道顶板(18-3)分层施工;
位于主体施工段落(22)内的第一匝道与第二匝道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位于过渡施工段落(23)内的第一匝道与第二匝道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位于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内的第一匝道与第二匝道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其中,第一间距和第三间距均为定值,且第一间距小于第三间距,第二间距的取值范围介于第一间距与第三间距之间,且第二间距的取值大小沿过渡施工段落(23)的长度方向递增;
步骤三、同时施工主体施工段落、过渡施工段落和超宽叠型施工段落:
主体施工段落(22)的施工、过渡施工段落(23)的施工和超宽叠型施工段落(24)的施工均按照步骤二中划分的多个施工层由下至上依次施工,且在每层施工之前均需要先拆除位于当前施工层内的水平支撑,再进行当前施工层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支护结构的施工过程包括:地连墙(1)的施工、工程桩(3)和格构柱(6)的施工、旋喷桩(4)地基的加固,以及冠梁(2)的浇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水平支撑结构包括N个混凝土支撑(7),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支撑(7)之间平行布设有M个钢支撑(8),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59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