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6542.4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2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付星星;张宇;刘平保;汪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1C1/02;B21C9/02;B21C43/02;C22C19/05;C22F1/10;C25D7/06;C25D3/38;C25D5/40;C23G1/10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gh4080a 冷镦用精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对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依次进行离线固溶‑喷丸处理‑增润处理‑拉拔‑清洗‑在线固溶‑重复拉拔‑活化‑电镀‑冷拔,即得到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利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具有硬度低、塑性好、尺寸精度高、表面润滑好的优点,满足冷镦成型工艺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排气制动阀、排气管、后处理器等组成,这些零件通过耐热螺栓相互连接,并连接到缸盖上。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排气系统排出,造成排气系统的温度高,其中以增压器连接螺栓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650-750℃。
发动机耐热螺栓的主要材料为GH2132,GH2132在650℃以下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持久、蠕变强度,并且具有较好的加工塑性和满意的焊接性能,适合制造在650℃以下长期工作的零件。由于GH2132无法满足650℃以上的工作环境,为了适应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高温环境,镍基高温合金GH4080A得到了广泛关注,GH4080A的使用温度为700~800℃,在650~850℃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用于制造发动机转子叶片、导向叶片支座、螺栓、叶片锁板等零件。
目前利用合金加工耐热螺栓的工艺方式通常为冷镦成型,冷镦成型工艺要求材料有较低的硬度、较高的塑形、较高的尺寸精度及良好的表面润滑等。现有的GH4080A合金在冷镦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面裂、角裂)等缺陷,成材率低,造成冷镦成型困难、冷镦工艺性能差。基于上述分析,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冷镦成型工艺的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的制备方法,利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具有硬度低、塑性好、尺寸精度高、表面润滑好的优点,满足冷镦成型工艺的要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温合金GH4080A冷镦用精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冶炼、轧制制备出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的化学成分为:C:0.04%-0.10%,Si≤0.80%,Mn≤0.40%,P≤0.020%,S≤0.015%,Cr:18.0%-21.0%,Co≤2.0%,Cu≤0.2%,Fe≤1.5%,Al:1.0%-1.8%,B≤0.008%,Ti:1.8%-2.7%,Ag≤0.0005%,Bi≤0.0001%,Pb≤0.002%,余量为Ni;
步骤S102,离线固溶:对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进行离线固溶处理;
步骤S103,喷丸处理:对离线固溶后的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皮;
步骤S104,增润处理:将喷丸处理后的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浸入增润剂溶液中,之后烘干;
步骤S105,拉拔:对烘干后的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进行冷拔;
步骤S106,清洗:清洗冷拔后的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
步骤S107,在线固溶:对清洗后的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进行在线固溶处理;
步骤S108,重复拉拔:重复进行步骤S104-S107二到三次,以对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进行多次冷拔;
步骤S109,活化:利用酸溶液对多次冷拔后的高温合金GH4080A热轧盘条进行酸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6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