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7354.3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6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王迪;赵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35 | 分类号: | G06F40/35;G06F40/205;G06K9/62;G06N3/08;G06F16/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设备 控制 方法 系统 及其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用户的信息数据,通过模型集合中第一类模型分别解析信息数据,得到标签数据,其中,第一类模型的数量N大于1,第一类模型之间无关联关系,通过模型集合中的第二类模型处理标签数据,生成回复标签数据和/或指令标签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串行语义解析模型容易出现由于其中某一模型解析错误,导致其它关联模型解析错误,造成交互失败,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为了生活工作更加方便高效开始使用智能设备。如何提高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对话系统的智能性成为增加用户体验感的重要问题。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对话系统通常由语义解析模型,对话管理模型以及自然语言生成模型三部分组成,对话管理模型会根据语义解析模型的解析结果,基于当前智能设备的运行数据,生成相应的回复语,并下发设备控制指令。
如图1所示,现有的解析模型通常由多个语义解析模型(即语义解析模型1、2……N)串行构成,多个语义解析模型具有上下串行的关联关系,在对话系统中,通过该串行语义解析模型的解析结果,与用户进行对话,并对智能设备下发指令。然而,在现有的级联串行语义解析模型架构中,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级联错误,即当某一个解析模型预测错误时,导致其关联的下一级模型会在上面错误的解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当前模型的解析,容易出现解析结果出错,最终导致设备控制以及语言交互的失败,降低用户的体验感。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其装置、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串行语义解析模型容易出现由于其中某一模型解析错误,导致其它关联模型解析错误,造成交互失败,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用户的信息数据,其中,所述信息数据包括语音信息数据和/或文本信息数据;通过模型集合中第一类模型分别解析所述信息数据,得到标签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模型的数量N大于1,所述第一类模型之间无关联关系;通过模型集合中的第二类模型处理所述标签数据,生成回复标签数据和/或指令标签数据,其中,所述回复标签数据用于向所述目标用户回复交互信息,所述指令标签数据用于向智能设备下发操作指令,所述指令标签数据中携带有设备控制参数。
可选地,在接收目标用户的信息数据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输入历史信息数据以及原始标签数据,其中,所述历史信息数据包括历史语音信息数据和/或历史文本信息数据,所述原始标签数据为历史过程中对所述历史信息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并对解析后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基于模型集合中第三类模型,对所述原始标签数据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标签数据。
可选地,在通过模型集合中第一类模型分别解析所述信息数据,得到标签数据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智能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基于所述历史运行数据,通过模型集合中第三类模型对所述解析后的标签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标签数据。
可选地,在通过模型集合中第一类模型分别解析所述信息数据,得到标签数据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更新后的标签数据有重复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标签数据,则保留该标签数据,并删除重复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标签数据。
可选地,通过模型集合中的第二类模型处理所述标签数据,生成回复标签数据和/或指令标签数据的步骤,包括:获取当前集合范围内各智能设备的运行参数;在通过模型集合中的第二类模型处理所述标签数据后,基于所述智能设备的运行参数,生成回复标签数据和/或指令标签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7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