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筒式减振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0162.8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乐;邹衍;张健;赵正江;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2;B60G13/08;B60L15/20;B60L15/32;B62D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筒 减振器 车辆 | ||
1.一种双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外筒(1);
内筒(2),所述内筒(2)设于所述外筒(1)内部,且其外侧壁与所述外筒(1)的内侧之间形成储油腔(3),所述内筒(2)内部活动插接有活塞杆(4),该活塞杆(4)上连接有活塞(5),所述内筒(2)的下侧壁以及活塞(5)均开有至少两个流通反向相反的单向阀;
传动块(6),其设于所述内筒(2)的内侧壁,且与所述活塞杆(4)相贴,当所述活塞杆(4)活动时,所述传动块(6)与所述活塞杆(4)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块(6)与所述内筒(2)的上侧壁之间的空间为第一空间(7),所述传动块(6)与所述活塞(5)之间的空间为第二空间(8),所述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连通;
所述传动块(6)呈环状,所述传动块(6)内侧壁横向凸出有一凸块(10),所述凸块(10)上沿所述活塞杆(4)的长度方向开有一通孔(20),所述通孔(20)连通所述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所述活塞杆(4)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滑槽(9),所述凸块(10)与所述滑槽(9)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传动块(6)与所述活塞杆(4)滑动连接;
所述滑槽(9)自槽口向槽底依次分布导入段(91)以及配合段(92),其中,所述配合段(92)相对于所述导入段(91)呈外扩设置,所述配合段(92)与所述凸块(10)滑动配合;
所述凸块(10)靠向所述滑槽(9)槽底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槽底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通孔(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包括内上筒(21)以及内下筒(22),所述内上筒(21)的外侧壁与所述内下筒(22)的内侧壁相贴,且所述内上筒(21)与所述内下筒(22)连通,所述活塞(5)与所述内下筒(22)的内侧壁相贴,所述传动块(6)设于所述内上筒(21)的内侧壁上,在所述内下筒(22)的下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流通反向相反的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卡簧(30),当所述内筒(2)上侧壁与所述限位卡簧(30)接触时,所述限位卡簧(30)限制所述活塞杆(4)朝远离所述内筒(2)的方向活动。
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电机(40)、驱动机构(50)、轮毂电机(60)、转向节(70)、车轮(80)以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筒式减振器,其中步进电机(40)与驱动机构(5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0)与所述双筒式减振器连接,所述转向节(70)的上端与所述双筒式减振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节(70)的下端与三角臂连接,所述轮毂电机(60)与车轮(80)连接,并用以带动车轮(80)绕车轮(80)的轴线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70)与三角臂通过球销转动连接,所述球销竖直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的双筒式减振器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01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摄像头图像的仓库非法作业鉴别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内埋式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