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0662.1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琪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防滑 轮胎 耐久 测试 机器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其特征是,包括有伸缩杆(1)、连接架(2)、伺服电机(21)、转动杆(3)、模拟行走机构(4)和安全保护机构(5),模拟行走机构(4)的部件上设有伸缩杆(1),伸缩杆(1)内设有弹簧,伸缩杆(1)顶部设有连接架(2),连接架(2)内设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输出轴一侧设有转动杆(3),模拟行走机构(4)上设有安全保护机构(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其特征是,模拟行走机构(4)包括有连接板(40)、支脚(41)、轴承座(42)和滚筒(43),连接板(40)顶部一侧和伸缩杆(1)连接,连接板(40)底部四侧均设有支脚(41),连接板(40)底部中间设有轴承座(42),轴承座(42)两侧均设有滚筒(43)。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其特征是,安全保护机构(5)包括有保护板(50)、开合板(51)、第一转轴(52)和把手(53),连接板(40)顶部一侧设有保护板(50),保护板(50)顶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2),第一转轴(52)上设有开合板(51),开合板(51)一侧中间设有把手(5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路况模拟机构(6),路况模拟机构(6)包括有滑轨(60)、齿条升降板(61)、第一弹簧(62)、固定杆(63)、下压板(64)、第二弹簧(65)、第二转轴(66)和缺齿轮(67),连接板(40)顶部一侧设有滑轨(60),滑轨(60)一侧滑动式连接有齿条升降板(61),齿条升降板(61)底部和滑轨(60)内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62),保护板(50)一侧下部中间设有固定杆(63),固定杆(63)上滑动式连接有下压板(64),下压板(64)底部和齿条升降板(61)顶部连接,下压板(64)下部和固定杆(63)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5),滑轨(60)下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66),第二转轴(66)一侧和一侧的滚筒(43)连接,第二转轴(66)一侧设有缺齿轮(67)。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雨水模拟机构(7),雨水模拟机构(7)包括有固定架(70)、安装盘(71)、升降盘(72)、第一固定柱(73)、下降板(74)和安装柱(75),保护板(50)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架(70),保护板(50)两侧均连接有异形杆,固定架(70)顶部和异形杆一侧之间设有安装盘(71),安装盘(71)内滑动式连接有升降盘(72),下压板(64)顶部和升降盘(72)接触配合,升降盘(72)两侧的中间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柱(73),第一固定柱(73)上部均设有下降板(74),安装盘(71)四侧均设有安装柱(75),下降板(74)和同侧的安装柱(75)滑动式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防水机构(8),防水机构(8)包括有固定环(80)、第二固定柱(81)和防水布(82),保护板(50)顶部滑动式连接有固定环(80),固定环(80)顶部均匀设有第二固定柱(81),第二固定柱(81)之间设有防水布(82)。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废水排出机构(9),废水排出机构(9)包括有承重架(90)、水盘(91)和出水管(92),连接板(40)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设有承重架(90),承重架(90)之间设有水盘(91),水盘(91)一侧设有出水管(92)。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防倾斜机构(10),防倾斜机构(10)包括有空心筒(101)、短杆(102)和卡紧器(103),连接板(40)顶部一侧滑动式连接有空心筒(101),空心筒(101)上滑动式连接有短杆(102),短杆(102)底部和空心筒(101)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短杆(102)顶部设有卡紧器(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琪,未经李泽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06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