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0662.1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琪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防滑 轮胎 耐久 测试 机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机器,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模拟雨水天气和路面不平整的场景,对轮胎进行检测的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包括有伸缩杆、连接架、伺服电机、转动杆和模拟行走机构,模拟行走机构的部件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内设有弹簧,伸缩杆顶部设有连接架,连接架内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一侧设有转动杆。通过模拟行走机构和安全保护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对防滑轮胎进行耐久度测试,同时能够对轮胎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机器,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轮胎生产制造好后,一般要对轮胎的各种性能进行检测,轮胎检查一般检查的项目包括:外缘尺寸、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扯断永久变形、磨耗量、硬度、耐久性和高速性能等,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轮胎耐久性反映的是轮胎在使用时的经久耐用性能,具体表现为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轮胎耐久性检测,不仅能够反映出轮胎质量的薄弱环节,也能体现轮胎的耐用性能,轮胎的耐久性检测已经成为轮胎检测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有技术中出现转鼓式测验装置,但是,首先这种测试针对的是一般充气轮胎,耐久性能处于较低水平,另外,对轮胎使用时的状态无法较好的模拟。因此现在研发一种能够模拟雨水天气和路面不平整的场景,对轮胎进行检测的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转鼓式测验装置,对轮胎使用时的状态无法较好的模拟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模拟雨水天气和路面不平整的场景,对轮胎进行检测的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
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滑轮胎耐久度测试机器,包括有伸缩杆、连接架、伺服电机、转动杆、模拟行走机构和安全保护机构,模拟行走机构的部件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内设有弹簧,伸缩杆顶部设有连接架,连接架内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一侧设有转动杆,模拟行走机构上设有安全保护机构。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模拟行走机构包括有连接板、支脚、轴承座和滚筒,连接板顶部一侧和伸缩杆连接,连接板底部四侧均设有支脚,连接板底部中间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两侧均设有滚筒。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安全保护机构包括有保护板、开合板、第一转轴和把手,连接板顶部一侧设有保护板,保护板顶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开合板,开合板一侧中间设有把手。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路况模拟机构,路况模拟机构包括有滑轨、齿条升降板、第一弹簧、固定杆、下压板、第二弹簧、第二转轴和缺齿轮,连接板顶部一侧设有滑轨,滑轨一侧滑动式连接有齿条升降板,齿条升降板底部和滑轨内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保护板一侧下部中间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式连接有下压板,下压板底部和齿条升降板顶部连接,下压板下部和固定杆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滑轨下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侧和一侧的滚筒连接,第二转轴一侧设有缺齿轮。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雨水模拟机构,雨水模拟机构包括有固定架、安装盘、升降盘、第一固定柱、下降板和安装柱,保护板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架,保护板两侧均连接有异形杆,固定架顶部和异形杆一侧之间设有安装盘,安装盘内滑动式连接有升降盘,下压板顶部和升降盘接触配合,升降盘两侧的中间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上部均设有下降板,安装盘四侧均设有安装柱,下降板和同侧的安装柱滑动式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防水机构,防水机构包括有固定环、第二固定柱和防水布,保护板顶部滑动式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顶部均匀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之间设有防水布。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废水排出机构,废水排出机构包括有承重架、水盘和出水管,连接板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设有承重架,承重架之间设有水盘,水盘一侧设有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琪,未经李泽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0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