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普斯特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0664.0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6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钟芳锐;王博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48 | 分类号: | C07D209/48;C07C317/28;C07C315/04;C07C313/06;A61P17/06;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普斯特 合成 方法 | ||
1.一种阿普斯特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对应的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是以结构式如I所示的3-乙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与手性诱导试剂(R)-叔丁基亚磺酰胺在脱水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结构式如II所示的(E)-N-((R)-叔丁基亚磺酰基)-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甲亚胺,再将得到的反应产物与二甲砜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结构式如III所示的(1S)-1-(3-乙氧基-4-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1-(R)-叔丁基亚磺酰胺;接着将得到的反应产物通过酸溶液水解得到(1S)-1-(3-乙氧基-4-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乙胺,再将得到的反应产物与3-乙酰氨基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即可得到结构式如(IV)所示的阿普斯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得到所述结构式如II所示的(E)-N-((R)-叔丁基亚磺酰基)-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甲亚胺的反应具体是:以结构式如I所示的3-乙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加入溶剂、脱水剂和手性诱导试剂(R)-叔丁基亚磺酰胺,进行搅拌反应,并通过TLC监测反应进度,当反应进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要求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淬灭反应,从而得到所述结构式如II所示的(E)-N-((R)-叔丁基亚磺酰基)-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甲亚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所述脱水剂为钛酸四乙酯、钛酸四异丙酯或无水硫酸铜;底物与所述手性诱导试剂(R)-叔丁基亚磺酰胺的摩尔比为1:1~1.2;底物与所述脱水剂的摩尔比为1:1~2,更优选为1:2;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15℃~40℃,更优选为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得到所述结构式如III所示的(1S)-1-(3-乙氧基-4-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1-(R)-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反应具体是:以结构式如II所示的(E)-N-((R)-叔丁基亚磺酰基)-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甲亚胺为原料,加入二甲砜、碱和溶剂,进行搅拌反应,并通过TLC监测反应进度,原料完全转化后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经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所述结构式如III所示的(1S)-1-(3-乙氧基-4-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1-(R)-叔丁基亚磺酰胺;
优选的,生成得到所述结构式如III所示的(1S)-1-(3-乙氧基-4-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1-(R)-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反应,除了碱参与外,还配合有Lewis添加剂的参与;相应的,是向结构式如II所示的(E)-N-((R)-叔丁基亚磺酰基)-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甲亚胺原料中,加入二甲砜、碱、Lewis添加剂和溶剂,然后再进行搅拌反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选自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钠、正丁基锂,更优选为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Lewis添加剂选自无水氯化锂、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亚铁、无水氯化镍、无水氯化铜、无水溴化铜、三氟化硼-乙醚,更优选为无水氯化锂;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78℃~-60℃,更优选为-78℃;底物与所述二甲砜的摩尔比为1:1~20,更优选为1:10;底物与所述碱的摩尔比为1:1~10,更优选为1:3;底物与所述Lewis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0.1~2,更优选为1:0.5或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得到所述(1S)-1-(3-乙氧基-4-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乙胺的反应具体是:以结构式如III所示的(1S)-1-(3-乙氧基-4-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1-(R)-叔丁基亚磺酰胺为原料,加入酸溶液和溶剂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并用乙醚洗涤,再用碱调节pH值至碱性,接着用乙酸乙酯萃取即可得到所述(1S)-1-(3-乙氧基-4-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乙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未经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06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