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4735.4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鹏 |
主分类号: | C12J1/08 | 分类号: | C12J1/08;B02C18/10;B02C18/24 |
代理公司: | 云南聚泰知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7 | 代理人: | 韦群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含 sod 余甘果 保健食品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的操作步骤为:洗净晾晒、去核、破碎、过滤分离、发酵、配料及后期处理,所述操作步骤所用到的装置包括加工罐,所述加工罐内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刀片,加工罐内壁面固定设有辅助块。该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通过设置加工罐作为破碎、过滤分离、发酵的容器,简化了余甘果果醋制备所需的设备,有效提高了余甘果果醋制备效率,通过转板对余甘果果肉与果液具有分离作用,对余甘果原料充分利用,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食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甘果果醋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食物来说,经过热加工处理后要保证SOD活性是不可能的,甘蓝提取物在70℃下加热2min就全部破坏SOD活性,刺梨中的SOD经85℃/5min就失活。用余甘子为原料提取的余甘子SOD精粉是极好的自由基的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的阻断剂,将其组入护肤霜、营养液和各类食品中,通过透皮试验及耐热等试验,反映出它仍能保持其全能的抗氧化特性,具有热稳定性和长期贮存不丧失活性的特点。
目前对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开发,如余甘果果醋饮片在制作时,存在制备装置不够系统化的问题,装置较多,工艺繁琐,制作效率不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出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余甘果果醋饮片制作工艺存在制备装置不够系统化、装置较多、工艺繁琐、制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的操作步骤为:洗净晾晒、去核、破碎、过滤分离、发酵、配料及后期处理,所述操作步骤所用到的装置包括加工罐,所述加工罐内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刀片,加工罐内壁面固定设有辅助块,辅助块自上而下形成依次有破碎区、导流区和储存区,所述储存区内壁面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壁面通过螺栓固定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转板,加工罐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料进管,加工罐下端内与辅助块内固定穿设有补料管,加工罐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上安装有管阀,储存区内壁面固定设有电加热块。
优选的,所述破碎区、导流区、储存区分别为圆柱形腔体、倒圆台状腔体、圆柱形腔体。
优选的,所述刀片与导流区同规则倾斜设置,且刀片对立设有多组,刀片位于破碎区内。
优选的,所述转板为圆柱形的网状结构,转板转动连接于储存区上端内。
优选的,所述补料管呈倾斜设置,且补料管底部接通于储存区内。
富含SOD、余甘果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工艺:
S1:洗净晾晒,将余甘果表面清洗干净,晾干余甘果表面残留的水分。
S2:去核,将余甘果果核取出,保留果肉部分。
S3:破碎,余甘果果肉在破碎区内通过刀片破碎处理。
S4:过滤分离,通过转板对破碎后的余甘果果肉进行固液分离,余甘果果液储存在储存区内。
S5:发酵,将果液总质量7%的白砂糖溶液、果液总质量10%的醋酸醋菌与余甘果果液相混合,并将混合溶液在储存区内发酵三个月,通过电加热块控制温度在32℃~35℃。
S6:配料及后期处理,将发酵后的混合溶液中倒入水、余甘果醋、白砂糖并混合,将最终混合溶液经过杀菌器杀菌后洗瓶灌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鹏,未经赖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4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