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枣芽红茶的古法新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7759.5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五生;杨壮;杨佳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033299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新制 工艺 | ||
1.一种枣芽红茶的古法新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拣摊青,按原料质量标准进行采摘和验收、分级,筛选出花果、陈叶、腐叶,保证茶青原料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同时茶青15~24h自动化摊放生产;
S2:晒青,采用自动晒青设备促使茶青萎凋,调节自动晒青设备的红外线强度,使晒青房的温度20~37℃,湿度10~15℃,自动晒青设备可以将晒青过程实现自动摊青、翻青;
S3:复合萎凋,(1)气调萎凋:在自动储青萎凋网底部设置风机,使青叶进行第一次萎凋、保鲜,并设置温度22~35℃,湿度12~14℃,自动控制气调系统,确保茶青鲜活;
(2)快速萎凋:将鲜叶自动进入快速萎凋系统,保鲜叶逐步升温除湿,使鲜叶软化去水;
(3)速热萎凋:针对粗老叶的不同含水及青叶性质的不同,通过速热萎凋设备,加速鲜叶水分挥发,使之内外分布均匀;
S4:摇青,通过摇青机对茶叶实施机械运动力0.5~1h,香气初现;
S5:自动称重,精准的计量控制,投料均匀稳定。生产线随时可在线调控并保证每一批次原料均衡准确;
S6:揉捻,将茶叶置于揉捻机内,揉捻过程中速度控制在40~50转/min,时长为8~20min;
S7:发酵,利用雾化加水使茶叶的含水更加均匀,通过有氧发酵,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温度35~50℃、湿度40~50RH%、时长7~14h;
S8:复合一次烘干,通过微波和不同的复合射线烘干将茶叶内部分子高速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茶叶在微波设备中停留时间为15~40min;;茶叶在烘干机中停留时间为0.5~2h;
S9:成型解块,通过主机操作频率数字化调节,自动取料,压力控制在1300~1500Pa、时长1~2min、反复成型3~5次;
S10:二次烘干,传统制茶效果,智能温控,升温速度快,控制精准。循环过程稳定,透气性良好,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抑制酶性氧化,保质干燥。茶叶在烘干机中停留时间为0.5~2h;
S11:初制提香,调控红外线温度100~128℃对茶叶进行醇化和提香处理,最后的含水量要求在5~6%,以手揉叶能成碎末;
S12:静态陈化储存:陈化过程贮藏时不可受阳光直射和雨淋,只要放置在通风无其他杂味、异味的地方即可;
S13:醇化精制提香,通过红外不同波长射线对茶叶进行醇化、提香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枣芽红茶的古法新制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自动晒青设备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环境、茶叶品种,调节自动晒青设备的红外线强度促使茶青萎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枣芽红茶的古法新制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复合萎凋设备整合了电磁与微波的杀青,通过两次的杀青可以使茶叶中的酶均匀钝化,并且保证鲜叶杀匀杀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枣芽红茶的古法新制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揉捻机采用自动称量投料、自动加压揉捻、自动出料,同时揉捻自主编程接口,加工工艺灵活,揉捻压力实时反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枣芽红茶的古法新制工艺,其特征在于:S11中,香气由青草气逐渐转成花果香,并使青叶逐渐转变成褐红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枣芽红茶的古法新制工艺,其特征在于:S12中,盛于容器中的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暴晒的地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7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