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1433.X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7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博雅;黄宝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50/08;G06Q10/063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陈月菊 |
地址: | 2118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业 排放 影响 因素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据各地区建筑业碳排放相关资料,确定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恒等式;
S2,构建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历史数据集;
S3,基于指数分解法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较基准期的累计总效应计算模型;
S4,将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历史数据集导入累计总效应计算模型,针对计算结果绘制历年累计效应计算结果趋势图,验证其与实际建筑业碳排放趋势是否相符,如果相符,进入步骤S5,否则,进行二次检查,以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恒等式和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历史数据集进行核查,直至历年累计效应计算结果趋势图与实际建筑业碳排放趋势相符;
S5,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计算公式;
S6,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贡献率计算公式;
S7,导入检验后的历史数据集,基于计算结果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驱动效应进行分析;
步骤S5中,所述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计算公式为:
k=ΔCT-ΔCT-1
其中,k为碳排放变动因子,数值为历年建筑业碳排放变化量的同比差值,ΔCT是第T年的建筑业碳排放变化量,ΔCT-1是第T-1年的建筑业碳排放变化量;如果k>0,说明第T年相对第T-1年的碳排放为正变动;如果k<0,说明第T年相对第T-1年的碳排放为负变动;
步骤S6中,所述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贡献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Pj为某阶段第j类影响因子的k值占该阶段所有影响因子k值总和的比重;kj为某阶段第j类影响因子产生的碳排放变动量;Pj>0说明第j类影响因子对该阶段碳排放变动有所促进;Pj<0说明第j类影响因子对该阶段碳排放变动有所抑制;
步骤S7中,所述导入检验后的历史数据集,基于计算结果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驱动效应进行分析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71,将基础历史数据集计算得出的建筑业碳排放总量、建筑业能源强度、建筑业人均生产总值、建筑业人口密度、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新增建筑面积数值导入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计算公式及贡献率计算公式;
S72,基于计算结果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驱动效应进行分析,明确碳增排/减排所处阶段,以及同一阶段不同影响因素驱动效应贡献率大小和不同阶段相同影响因素驱动效应的贡献率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依据各地区建筑业碳排放相关资料,确定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恒等式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确定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包括建筑业碳排放系数因子、建筑业能源结构因子、建筑业能源强度因子、建筑业经济水平因子、人口密度因子、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因子和新增建筑面积因子;
S12,构建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恒等式:
其中,C为建筑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I为建筑业能源强度因子,为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与建筑业生产总值的比值,G为建筑业经济水平因子,为建筑业生产总值与人口数量的比值,ρ为人口密度因子,为人口数量与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的比值,η为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因子,为新增节能建筑面积与新增建筑面积的比值,A为新增建筑面积;Fi为碳排放系数因子,为建筑业第i种能源碳排放与其能源消费量的比值,Si为建筑能源结构因子,为建筑业第i种能源消费量与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历史数据集中存储有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标准煤折算系数、电力碳排放系数、建筑业各类能源消费量、城市人口数量、建筑业生产总值、新增节能建筑面积和新增建筑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累计总效应计算模型为:
ΔC=CT-C0=ΔCF+ΔCS+ΔCI+ΔCG+ΔCρ+ΔCη+ΔCA
式中,ΔC为建筑业碳排放变化量,ΔCI为建筑业能源强度效应,ΔCG为建筑业人均生产总值效应,ΔCρ为建筑业人口密度效应,ΔCη为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效应,ΔCA为新增建筑面积效应,ΔCF为建筑业碳排放系数因子,ΔCS为建筑业能源结构效应;
设各类建筑业能源碳排放系数均为定值,经过模型计算后ΔCF计算结果为0,则建筑业历年碳排放较基准期的累计总效应最终计算模型为:
ΔC=CT-C0=ΔCS+ΔCI+ΔCG+ΔCρ+ΔCη+ΔC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4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大健康医疗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盗机构的缓冲型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