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1433.X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7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博雅;黄宝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50/08;G06Q10/063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陈月菊 |
地址: | 2118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业 排放 影响 因素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确定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恒等式;构建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历史数据集;基于IDA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较基准期的累计总效应计算模型;绘制趋势图验证计算模型与实际建筑业碳排放趋势是否对应;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计算公式;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贡献率计算公式;导入检验后的历史数据集,基于计算结果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驱动效应进行分析。本发明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各地区历年建筑业统计数据,容易获取且保证数据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可支持各地区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分析工作,帮助减少建筑业碳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能耗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业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三大部门(工业、交通业、建筑业)之一,很大程度决定了各国“碳中和”目标能否如期达成。因此合理科学分析建筑业碳排放趋势,解析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建筑业碳排放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可以深层次解读建筑业碳排放趋势及对建筑业碳增排/减排贡献最大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科学可行、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节能减排措施及政策建议,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当前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类模型分析方法:IPAT系列模型(线性:Kaya;非线性:STIRPAT等)、结构分解法(SDA)、指数分解法(IDA)。从应用现状来看,IPAT系列模型一般不作为独立分析模型,通常与指数分解法(IDA)相结合;结构分解法(SDA)则多集中于国家、区域范围的研究。从数据需求上看,两类方法均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且理论与操作复杂。对比之下,指数分解法(IDA)从应用现状来看,其中LMDI模型为主流应用,该模型可按需与多种方法相结合。从研究范围来看,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研究范围;从数据需求来看,LMDI模型本身对数据的要求较低,这一点优于前两种方法。
当前针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可灵活处理、操作便捷的分析方法存在缺失。1)已有技术专业性及地域性过强,阻碍了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的普适研究;2)已有技术忽略了对行业从统计数据层面建立可实时更新、调用及分析的历史数据集;3)作为高能耗行业的工业、交通业等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较多,已有技术针对建筑业碳排放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的研究尚显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基于指数分解法(IDA)的LMDI模型,该模型可以弥补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中可灵活处理、简易操作的分析方法的缺失,解决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过程中的模型原理复杂、地区受限、数据获取困难及操作困难等问题,利用好LMDI模型较强的可塑性及可操作性的优势,实现对国家、省域乃至城市区域的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解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据各地区建筑业碳排放相关资料,确定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恒等式;
S2,构建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历史数据集;
S3,基于指数分解法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较基准期的累计总效应计算模型;
S4,将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历史数据集导入累计总效应计算模型,针对计算结果绘制历年累计效应计算结果趋势图,验证其与实际建筑业碳排放趋势是否相符,如果相符,进入步骤S5,否则,进行二次检查,以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恒等式和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历史数据集进行核查,直至历年累计效应计算结果趋势图与实际建筑业碳排放趋势相符;
S5,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计算公式;
S6,构建建筑业历年碳排放变动量贡献率计算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大健康医疗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盗机构的缓冲型闸阀